不丹旅游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我去尼泊尔 - 瑞升客人博客之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转自:lhn030420的空间游记(跟我到尼泊尔去 )

            跟我 到 尼泊尔去

一.准备工作

“ 尼泊尔 面积只有14.7万平方公里,比 湖南省面积的 1 /2 ,多一点。 尼泊尔人口 2000 多万,仅仅是 湖南省 人口的 1/3 。但是, 尼泊尔已有十个地点被列为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是全球世界遗产最密集的地方,你到那儿看看吧。”老伴一边看“ 尼泊尔之行”电视片,一边跟我说。

我一贯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除开黑 、 吉两省及澳门还没去过,一直是在国内旅游。我知道尼泊尔与我国西藏 接壤, 在 喜马拉雅山 南麓。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它的 “ 寺庙 多如住宅, 佛像 多如居民 ” 的奇特景观。吸引着 平素喜欢看古迹的我。 如今,我也该走出国门了。

我一直是独来独往,但要到国外,只得跟旅行社。我从一年前就在网上搜寻到四川省神奇旅行社可半自助游,俩人即可随团出行,由自已安排行 、 住 、吃、玩 ,但是时间必须确切。我觉得第一次到国外人生地不熟,哪能算得那么准,而且还要跟团返回,卡得太死了。

我一向不愿意被人管,却爱管闲事,既然尼泊尔 瑞升旅行社规定今年可完全自助游,我只要找个伴就成了。 “你是北方人吧?是内蒙古人。”我与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长得挺结实,五十出头的,在省老干部大学地理班同学王艳萍认识了。我们仅限在几周的课间聊一会儿天,却知她喜好旅游,家里没负担,挺爽快。她看过我 6 月份做的“老太太攀登峄山”视频及日志,她说:“后悔没跟你去,我,最不想事,有 人管最好。”“那你跟我到 尼泊尔 去 。” 我选定了 她。

一天,我意外遇到曾经同事六载的郭胜霖,彼此之间二十多年没什么往来了。“ 跟我到 尼泊尔 去 ?”我知她去过肯尼亚。“行!我没钱,你借我一万元。”她一口就答应了。“你英语还行,再复习一下,我可指望你了。”对她我是知根知底,挺有性格,做事泼辣,有她做助手,我心里更有底了。

出行前我都要做份详详细细计划,何况我还是领队。先选出境地,是从成都经拉萨,还是从昆明直到加德满都?前者可飞越喜马拉雅山,坐在机舱右可见珠穆拉马峰,那还用说郭是很感兴趣的。可是王有高血压,人命关天,走后者为佳。是选四川省国旅,还是 尼泊尔 瑞升旅行社?前者报价 4950 元,签证 350 元,返航时尚在成都住一晚,特别让我醋头的是到加德满都无人接机,那岂不傻了眼!后者 5100 元,包括签证 260 元,返航时当天可回长沙。抵昆及加都都有人接机,安顿住处及免费早餐。后者为适。一般跟团最长八夜九天,有专车 、 说中文导游 8300 元。我嫌时间短,景点少,我明白自行游肯定辛苦,钱也不一定省,但要玩得尽兴至少得 15 天,太久了,也不成。凡事不能一厢情愿,唯其东航限定往返航班 15 天为期,我们来回恰恰是 16 天,每周去加都飞机是二 、 四 、 日,我决策 11 月 19 日从长沙飞昆,次日飞加都, 12 月 4 日回。宁可多掏 300 元,而不愿在 尼泊尔少呆 3 天,出去玩就是拿钱买时间。

开始我搞不清 尼泊尔景点方位,用了三个月,阅览了几百人的游记及攻略,终于制定了完善的行动计划。当我找到 王艳萍时,她指着身边一位瘦个女的说:“她叫夏建玲,她也想跟你到 尼泊尔 去。”四个人正好。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和她们三人商定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买了《环球救援保险》,每份 450 元。 尼泊尔是属于三类国家,它和全球 8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一样, 保险费是要交双倍的(有的 国家或地区,你想交 保险费都不成,穷或战乱)。

我打印了几十份有关 尼泊尔旅行的资料,也写了几张日常英语会话的句子。很不放心 郭胜霖,她说:“我忘的差不多了,走到那再说吧!”王 、 夏俩人从头到脚都添置了很多装备。我们都换了美元 , 带着许多的药,四季的衣服,墨镜 、望远镜(没用)、烧水壶,口罩(不用),拉手箱、背包、挎包、钱包……四位老太太喜气洋洋动身 了。

二.昆明

一出昆明机场,电话联络到接机人,安排好住处。我去过昆明五次,但没去过翠湖,于是就带着她们去那。挺远,但是乘公交汽车一元直达。星期日,无门票,逛的人和摆摊的很多。郭胜霖象小孩似的叫了一声,“我要吃棉花糖!”“八块!”连价都没还,她一手拿了紫荷花糖,张口就咬。“多贵,你怎么连价都不还?”我嫌贵。“多漂亮,来,给我照一张!”她还真会挑,王和夏也纷纷拿着那棉荷花糖当道具摆起样子来。我买的石屏豆付和烤土豆,她们三个地道湘妹子居然嫌辣,不吃。

太阳快下山了,“没去金殿,枉到昆明。跟我走。”我说,爱说话的我巧遇一女路人,她顺便陪我们换了两躺车,到了金殿。夕阳照在金殿上煞是闪闪发光,夕阳照在我们脸庞容光焕发。我们四个老太太,仿佛没有任何忧虑,无拘无束尽情地说笑, 出去玩就是寻快活。

“到昆明就是要吃过桥米线。”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宾馆对面就是一家有名的米线店。16元一大碗,吃到

嗓子眼了。好吃,真香!王说:“回来咱们还来这吃米线!”

想起几年前,我带着礼品约在昆明的另两位大学同学去看望姓徐的,他老婆建议去吃过桥米线,他是堂堂有名的云南省邮票公司经理,给我们多年没见的同窗四载的远道朋友,点的是10元一份的。他那乡里老婆都过意不去,说:“要15元的。”岂知姓徐的待米线端上后,他居然还说:“10块和15块差不多!”我们好心去看他,并非是向他讨饭的,何况他有一年来长沙,我和老伴也曾好酒好菜款待过他。

而今,我们四老太相处虽说不长,来前我约她们到家说:“这次是自助游,都是中国人,就是一家人,必须团结互助,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经济瓜葛,除AA制外,吃住行玩都是由王买单,仿佛是花她的钱,夏记账,不定日结算。我一点都不用操心,潇洒得狠。出去玩就是要吃好。

尼泊尔的象征

佛塔上彩绘的佛眼图像,出现在加德满都各种纪念品上,俨然成了尼泊尔的象征,成为我游览造访的目标。

佛塔在加德满都西边约4公里山丘上的斯瓦扬布纳特寺,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也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被列入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忘了跟的士司机讲一句:到西门,因从那爬山不费劲,而且有小道可逃票。但是车停在东门,我怕王嫌累,只告诉她是当地人最常走的朝圣路线,以示拜佛心诚。沿着300余级的步行道登山,沿途有不少摊贩兜售佛像等手工艺品,不时可见动物像、佛像、佛塔、玛尼石堆、飘扬的经幡和穿袈裟的喇嘛、磕大头的香客,宛如来到西藏。

猴子在四周窜来窜去,难怪这儿别称 “猴庙”。 那儿的猴子虽说没咱们峨眉山的猴子霸道,也不是什么“善主”,朱家姐妹携带的午餐葱油饼恰巧被猴子洗劫一空。

王兴冲冲地走在最前头,却登不了几节台阶,就停歇一会,气喘吁吁地说:“给我照张像。”见一并三尊大型的佛陀坐像,王收敛地在只是在旁留个影。郭和夏远远地落在后面。

快爬上山顶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没卖票的。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制服,戴着大沿帽的男子站在路口当中,嘿,卖票的在这等着哪。

登上斯瓦扬布山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终于到了大佛塔跟前。那纯白色的塔基,金黄色的塔身,高耸的华盖与宝顶,在阳光照耀下交相生辉。哦!这就是斯瓦扬布纳特寺的主体建筑佛塔。佛塔前有一面巨大的“天鼓”, 我仔细一看,嘿!四周刻着十二生肖的精致浮雕。瞧!“天鼓”之上置有一件硕大铜质“金刚”,这哑铃状的“金刚”据说是佛从雷雨之神因陀罗手中夺来的武器,象征阳性力量。自此开始,又见朝圣的信徒以顺时针方向,边拨转嵌于墙中的转经轮,边虔诚地念诵祈祷。

我先是围着这在尼泊尔叫做“柴特亚”式的佛塔转了一圈,这塔基为一巨大的白色半球实体,显得宏大庄重。塔基四面都有三重檐的金门金顶佛龛,可惜门是紧闭的。仰着头看第二层是一截镀金的方型砌石建筑,四面绘着 4 双巨眼,称慧眼,象征佛陀目视四方,警示世人。您还别说,那巨眼炯炯有神,我生平难免没做过亏心事,肝都有些发颤。每对慧眼之下还有一个红色问号形的鼻子,不禁扪心自问:“只有止恶行善,方能离苦得乐。”

佛塔周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寺院、庙宇、舍利塔或神龛,我翻开携带的资料得知:巨型金刚杵两旁白色的锡卡拉式建筑,是1646年普拉塔普·马拉国王所建;佛塔西北侧有一座两层的神庙,奉祀哈拉媞女神,当地人们向女神祈愿保佑其子女免于疾病;东北角是金顶二重檐的哈里蒂庙,哈里蒂被看成斯瓦扬市佛塔的保护神。

哈里蒂庙右侧是建于 18 世纪的不丹式喇嘛寺,这个庙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寺中僧侣都是藏人。我跟着几位捐了美元的“老外”后面,脱鞋进去了。庙中除供奉了诸神外,寺内供有东、南、西、北、中五佛贴金像,佛我没敢照,对燃着的长明灯拍了几张。在楼梯口“老外”畏缩不前,我很想借故上楼顶看看,于是说:“GO。”“老外”回头看我一眼,我用手往上指了指,“老外”笑了笑,我们到凉台上了。

    站在这居高临下的楼顶太爽了,数得清第三层是层层递减的 13个铜制圆盘,叠成圆锥形,意指通往涅槃的13个修行阶位;看得出第四层是象征日、月二光的两层圆轮;至于第五层塔顶为一伞盖,四面饰以佛像和图案,代表着涅槃。就连华幔每挂下悬着一口小铜钟,风吹来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都听见了。我望着佛塔的华盖,体味着“归依三宝即能得到佛的荫庇与保佑。”华盖顶上又竖起高达数米的铜质镏金宝顶,称为塔刹,犹如王冠上镶嵌的金顶一般闪闪发光。
        
     嗬!郭也挺有本事,她正站在对面大乘教喇嘛庙凉台上,不顾头顶上盘旋的苍鹰,端着摄像机拍照呢。偌大的佛院,只有我们这俩个中国老太太,尽情地领略到整个佛院的美景:寺庙、佛塔、铜饰相得益彰,落日的余晖把加都涂抹上一层金色,再加上成群的鸽子和猴子……这道独特的景观,给我们的斯瓦扬布纳特寺之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浅学一点佛
我到了尼泊尔的蓝毗尼-----佛陀释迦牟尼的诞生地,继而看了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化身水卧佛,写了两篇博客。勤学好问的北京中学同窗卢淑琨问及此事,我不得不认真地查询一些资料,现就我所知道的简介如下:         

一.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那印度有多少年的历史?

印度是文明古国,想必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印度人没有历史。”其含义可能是指印度历史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以至于印度这个词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地理名词,像东欧,北非一样。

印度已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2000+2012=4012年),以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为始。

二.印度佛教的形成

2500年前,印度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29岁出家修道,经过6年的学习禅定,独修苦行,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 觉者 、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 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三.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学者提出的概念,指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并认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古印度的书面佛经记载在印度现也基本失灭殆尽,佛陀时代的书面记载更无有发现,目前,系统保留下佛经最完整的是中国的三藏经典。

佛陀虽然没有著书立论,可是他的教义,却由他的弟子们以超凡的记忆,一代一代的以口头方式流传下来。佛灭度后,为了便于记忆,佛弟子们采取偈颂的形式,公元 80 年,第四次结集在斯里兰卡举行,由国王瓦塔噶米尼.阿巴鸦(Vattagamn Abbaya)主持。第一次将三藏经典以文字记载下来。 三藏宝典分为三个部分:律藏、经藏和论藏。

律藏:

律藏记录了比库和比库尼生活的戒律。它详细的记载了佛陀所教化的戒律和道德生活的渐次进展。它也记载了佛陀弘法的生涯,也间接的记载了当时印度的历史、风俗、习惯、艺术和科学等有价值的史料。

佛陀证悟后的二十年内,并没有订立任何戒律。后来僧团逐渐庞大,所带来的问题也多了,因此,佛陀开始为僧团制定戒律。在律藏中保留至今的五种:巴拉基嘎、巴吉帝亚、大品律、小品律、附随。

经藏:

经藏主要收录了佛陀在各种场合所讲述的教义。其中也包括了佛陀的弟子弘法记录。经藏是一套非常究竟的经典,佛陀为了弘扬佛法,将这些教义善巧的加以解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性格或理解力的人。

经藏分为五大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其共收录了十五部经。)

论藏,对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它包含了佛教所有高深的哲理,与经藏深入浅出的说教方式,刚好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在经藏中所记载的是普通的教义(普法),在论藏中所记载的是究竟的教义(对法,)。

在论藏中,每一件事物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因此称为分析的教义。论藏中包含了四种有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论藏还包括七部经典。

另一种对三藏宝典的分类法是根据佛陀的论说,而分为九类(九分教)。

四.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佛祖释伽牟尼涅盘之后,佛教分成了大乘教和小乘教。

“乘”,是梵文,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中国南部云南等地也属该系佛教,该派经典为巴利文经典。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在教义学说上,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

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强调佛陀为唯一伟大导师。小乘教主张恪守戒律,托钵乞食,注重禅修,精密观照,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小乘佛教通过“八正道”等自我修持,达到最高第四果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认为除释尊外其他众生能成就佛果。

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为北传佛教,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后,主要继承者为中国的汉传佛教,一般专指汉传佛教,但中国的汉传佛教实际也包含小乘教法。该派经典古印度时以梵文经典为主,该派强调以佛陀的一生行持为榜样,以成佛为修行的最终目标,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大乘佛教按照佛陀的众生平等,人人本来均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理念,强调通过佛法无量劫的修持,众生都能成佛。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的修习,历经52道菩萨道阶位的修持(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最终成就佛果。

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 。

       五. 印度教与印度佛教: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印度。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但不反对奴隶制度。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只有消灭一切欲望,进行修行,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佛教主张忍耐、顺从。由于佛教教义一方面成为广大受苦难的人民精神上的依托,另一方面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发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纪时被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外传播。东南传人东南亚,西北传人中亚细亚,公元前一世纪由克什米尔传人中国的于阗,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展。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也产生于印度,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为印度教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印度教提倡享受人生而反对纵欲,从教义上否定了对人生苦海的认识,也否定了婆罗门教纵欲的观点。实际上,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佛教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性质而不是别的什么.

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伊斯兰教的传人,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佛教虽源于印度,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六.为何佛教在印度起源,却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第一.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教义不彻底 。

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础是婆罗门教建立起来的.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观点,或者说是本质的观点就是"享受人生",强调纵欲的正当性,并神化纵欲过程中产生的快感。
    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其理论核心就是针对"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论,但佛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婆罗门教的基本理论,因此佛教在禁欲和纵欲之间一直摇摆不定。释迦牟尼采取的是"中道"原则,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早期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模糊态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欲神圣化,作为成佛修行的一个法门,就是这个原因。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彻底地破除了性欲的神圣性,将世俗的东西完全消除,这样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造成憎侣成为印度社会的负担,进而失去存在的基础。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坚决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认为生产活动是修行的大敌。因此憎侣在印度的生存方式只能靠乞讨,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但大量的僧侣存在而又不从事生产,必然形成社会的负担。实际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早期佛教的这种修行方式,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社会照此倾力维持,而最终整个社会生产水平和生产力枯竭,而导致民族灭亡,还一个是佛教被社会排斥而自己消亡。那么在印度的最终结果是,佛教在印度消亡。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憎侣生存和修行方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僧侣进行生产活动列为修行的必须功课之一。每个僧侣每天必须完成规定的劳动时间,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当然有些条件好的寺院可以不再进行田间劳动了,有些"腐化"了,但打扫庭院等内部还是必须的功课。要知道,就连这种活动,也是释迦牟尼坚决禁止的。

中国的佛教,由于僧侣门自己进行生产活动,有了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这是印度佛教根本没有的一个主要生存条件。

第三.佛教在中国决定性的发展阶段--禅宗阶段是佛教的最高阶段,标志着佛教的成熟。
    实际上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前,整个宗教体系并不完整,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无力抵御印度教替代佛教的根本原因。释迦牟尼佛提出实现涅磐要靠人自己的"顿悟",是所谓"佛者,觉也"。但如何顿悟,释迦牟尼佛没说,大概他的本意是想让他的学生们顿悟一下,结果他的那些门徒学生提出了无数的办法,却没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中国的禅宗,提出了"心"的概念,彻底解决了觉悟的途径和办法,可以说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顿悟"思想。
    不少学者认为,禅宗提出"心"的概念,是对佛教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发展过程。佛教理论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就使佛教具有了较强的战斗里,不会被论敌轻易击垮。
    以上三个因素,就是佛教在印度起源,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七.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几个特色:
1.中国佛教早期主要传承自“西域”(今中国新疆至中亚一代),所以吸收了西域古国(那些古国在魏晋南北朝都是比较繁荣的佛教国家,有大量杰出佛教大师产生,如鸠摩罗什等)的佛教文化精华,这是比印度佛教多的东西。
2.印度佛教部派泾渭分明,中国佛教喜欢“宗派圆融”。所以,“净密双修”、“台密双修”甚至“禅净双修”都是中国佛教特色。
3.中国佛教主要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等,将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唯识”二大系统,做了创造性的“圆融会通”,产生新型的教理实践系统,这里典型代表就是天台宗的《摩诃止观》,而且这种创造得到了印度同道的认可,唐代盛传印度高僧欲将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翻译成梵文,传回印度。

4.中国佛教独创了自给自足的丛林制度--据说是禅宗百丈禅师首创,后来各宗均采用。
5.中国佛教吸收了儒、道思想和仪轨,对一些佛教仪轨作了适合中国国情、民俗的改造。
6.中国佛教不像印度佛教那样注重辩论,所以没有将印度的因明学发扬光大。
7.中国佛教各宗均喜欢“圆顿法门”,不像印度佛教那样次第严格。
8.中国佛教三藏和印度各个部派都不同。中国佛教三藏中,不但包括了印度大、小乘各个部派、各个时期的经论,还有大量西域僧人和中国僧人的著作。所以汉传佛教三藏是唯一可以以一种语言(汉语)窥得佛法全貌的一种藏丛书。


八. 玄奘取经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就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就是说在两千年前,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我国。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

唐僧,俗名陈袆,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602年-664年),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少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和尚,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学习佛教。于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西行求法。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

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称得上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藏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毗湿奴水卧佛

     按照我的原计划是在加德满都周围境地玩两天,但是王她们要购物,只肯玩半天,于是郭建议去看水卧佛。我们四人加上朱家两姐妹,搭乘两辆的士到了位于加德满都北郊约九公里处,布达尼尔堪莎卧佛寺。我们大摇大摆地进入第一道大门,有座小佛象。根本就没想买不买票的事,一则我们在尼泊尔十来天了,不再象初入境那么怯生,从游到油了。二则从北到南,闯荡多处,区区的门票已不足为奇。更何况这么早,尼泊尔人哪里有我们这般勤快。

    迈进第二道门,是座院子。一颗枝叶茂密的大树上结着黄灿灿的柚子,攀附树上的藤枝上还有鲜艳的红花。一米多高的木栅栏圈着长方形的水池,长约十来米黄红帐顶系在四颗石柱上。来前我从网上得知:毗湿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 。到尼泊尔后,才知毗湿奴有许多化身,他通常显现为一切生命的缔造者纳拉扬。在昌古纳拉扬神庙,陪同的司机说其中的一幅刻画的是半人半狮的毗湿奴正在给一个魔鬼开膛破肚的情形。在博卡拉王宫附近的一块空地上,我见过有两层佛塔式的VarahiMandir印度教寺庙,听说供奉的是显示为野猪相的毗湿奴神 。在帕坦自己亲眼望见有四条手臂守护之神毗湿奴,在巴克塔普尔有一座双重屋顶的毗湿奴神庙,庙前高高耸立的柱子上有一尊迦卢荼跪像,两侧的柱子上刻有象征毗湿奴的海螺壳和chakra圆盘。  

  我知道非印度教教徒不允许进入围地,是指院子后面的那座小庙,及进入到水池下。估计踩着栅栏下的砖砌底座,也能看到水池里到底是什么。哪里晓得一手把着栅栏,一手握紧相机,抻着脖子,登着一条腿,挺费劲的。对于尼泊尔的佛教徒来说,水卧佛象征着观世音菩萨,我不能太放肆地趴在栅栏上面,况且还拍照,总得尊重人家的信仰哦。我只得跪在地上,从栅栏空隙间,把相机伸进去。观赏这尊雕塑。

在印度教中以卧佛的形式来呈现毗湿奴的不多,(Vishnu)石像长约五公尺,安躺在长方形的水池的中央,身上已盖着黄绸。寺庙的一位年轻僧人正为卧佛梳妆打扮,只见他先是擦洗佛的面颊,还在其嘴唇上涂上红,将印度教徒用的鲜花缠在头部,再用块垫子,放上一个白银盘,把一串串的黄、红、白花,叠落成立体,好似一顶花冠。那是什么?孔雀羽毛。几根孔雀羽毛干啥?插到花冠上去了。又来了一位年青的僧人,他把成串的花,分别放在11个蛇头及卧佛身上不同的部位。

我睁着眼睛仔细端详这尊雕塑:瞧,他是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雕像四周环绕着多头巨蛇阿南塔(Ananta),蛇神盘绕,蛇头高举。水卧佛在这是毗湿奴经常出现的化身之一纳拉扬,这位倚靠宇宙之海的万物创造者,他横卧于浩瀚的宇宙之海中。从他的肚脐中生出一朵莲花,莲花中又生出梵天,梵天又创造了世界。从根本上说是毗湿奴创造了世间万物,人们用石头承载力这一传说。

它有“四臂”吔, 左臂一持的法器是权杖(智慧)、手心二的海螺象征自然元素,右臂一握着圆轮象征心灵,手心二的莲花(宇宙)。化身成这种形象,显示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这一尊加德满都谷地间最大的石雕——水卧佛,建于公元7——8世纪,可能是在谷外某地雕凿而成的,然后又不惜人力将其运至此处,难怪是李查维王朝时期毗湿奴笈多(Vishnugupta)国王的三大杰作之一。

   在马拉王朝时期,湿婆神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到了14世纪贾亚斯提迪·马拉(Jayasthiti Malla)国王时,他宣称“国王为毗湿奴化身之一”,使得毗湿奴教派获得复兴。正是从那时开始,马拉王朝的国王总会前往水卧佛参拜。不过17世纪时因为普拉塔普·马拉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后代前往水卧佛参拜而亡,从此尼泊尔国王便禁止前往水卧佛。然而这样的举动并没有让水卧佛没落下去,它依旧是加德满都谷地中印度教徒前往膜拜的圣地之一。

忽然听见有音乐声,请旁人扶起我,揉了一会跪麻的腿,讯声转到后院,有两位民间艺人在演奏,吹萨克斯及敲鼓。哪儿响起嚓!嚓!嚓!抬头一看,一扇窗户露出人影,想必是我的好奇和拍照,那嚓声越来越大。不一会,只见两位十来岁的男孩从楼上跑了下来,不吭声地站立我面前。不用说,是他俩打得嚓,来讨小费来了。我说:“王,给他们每人20卢比。”

   9点钟,20来位信徒排列两行,从一个小门缓缓地进入,沿着台阶下到水池旁,那儿还有一道栅栏。教徒之中有的是将塑料盆端的花,举起,再蹲下祭拜,有的是空手,对着佛鞠躬,再用手往自己脑门点一下,求佛保佑。

    据说,毗湿奴在雨季的四个月期间休眠,雨季结束后醒来。每年11月,在毗湿奴从长长的休眠期中醒来的那一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庆典,以唤醒沉睡中的毗湿奴,我们正巧赶上。这里也许还算不上是尼泊尔最重要的毗湿奴圣地,却存在于尼泊尔人的信仰之中,对于我来说绝对是难忘的地方。


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宗教徒信奉的教派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
我是无神论者,但是不论是金碧辉煌佛像、色彩斑斓唐卡的寺院,景色秀丽、宛如世外桃源之道观,还是华丽的教堂都让我向往。至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女性不得入内,甚感扫兴。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已有2000年的历史,按语系可划分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佛教在中国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宗教,教徒上千万人。现在全国共有寺庙9500余座,出家僧人约20万人。
我去过国内汉地佛教五大菩萨道场之中的山西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萨曾经多次显圣的地方,四川峨眉山——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大愿地藏菩萨的化身金乔觉修行的地方,贵州梵净山——大慈弥勒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除外);到过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卡楞寺;云南巴利语系佛教寺也观看了一些。

我不信佛,为了旅游方便,我在长沙古麓山寺,办了皈依证,法名叫“印年”,但是从未参加过任何法事活动。这次去尼泊尔的王、郭、夏是佛教忠实信徒,王佩带着开福寺开光的玉,夏见庙必进,郭逢功德箱就塞钱。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成为必拜之处。

古代的蓝毗尼是北印度的一员小国,蓝毗尼梵文的意思接近于“可爱”,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为其夫人兰毗尼的花园,因此而得名。

2500多年前,蓝毗尼所在地是释迦族建立的一个小国,国名叫迦毗罗卫。一天,王后摩耶夫人路经这里,她手攀娑罗双树,从右肋生下一个男婴,这个男婴被取名为悉达多·乔达摩。他长大后,像凡人一样娶妻生子,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王宫内过着尊贵富裕的生活。直到陆续见到一名老人、一个病人、一个死人与一位出家人,之后,他29岁出家修道。35岁时,他在菩提伽耶的大树下悟道,摸索出一条解脱人生痛苦的大道。他在鹿野苑首次讲道,成道后他长期在恒河流域讲经传道,并使得佛教逐渐传播开来。活到80岁圆寂涅槃。

释迦牟尼这个名字是后世佛教徒对悉达多·乔达摩的尊称,释迦指释迦族,牟尼是圣人的意思。

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有许多与释迦牟尼有关的历史遗迹。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和中国高僧法显、玄奘都曾到此地朝圣。如今蓝毗尼属于尼泊尔国境內,位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交界处,离印度只有几十公里,距加德满都280公里。已发展成世界佛教徒的朝拜圣地,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从奇旺乘公交汽车90公里到蓝毗尼,直奔韩国寺。递上护照很快就办完入住手续,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三楼的一间客房。客房挺宽敞的,一溜通铺可以并排睡上四、五个人,里面还有卫生间。墙上有两根绳子栓着粗木棍,那是干什么用的?王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便撞起“钟”(墙)来。郭笑道:“别发宝气,那是搭衣服用的。”

夏说:“两点多了,咱们到中华寺去吧。”,中华寺前的空地上,有列队站着、刚参观完的尼泊尔学生及零散游客。有几位看出我们是中国人,主动拿出照相机要求合影。看来人们对中国人、中华寺印象还不错。我说:“先看圣园。”郭一连问了3-4位路人,也没搞清具体地方,我们就像没头苍蝇似的窜来窜去。王说:“郭姐,喊三轮车吧。”这招不错,找了两辆人力车,很快就到了圣园。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是在印度产生的,却在印度没落了,留下了四大佛教圣地分别是一 佛陀的诞生地(兰毗尼,在印度同尼泊尔交界处)。二 佛成道处(菩提伽耶) 三 佛初转无上法轮处(薩拉陀) 四 佛涅槃处(拘尸那罗) 。尼泊尔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信仰佛教的人数却不多。对印度教的教理和仪式有着非常完好的保留,程度甚至比印度还要高。然而佛教在全球的传播很广,尤其在南亚、东南亚和中国。

历经两千余年,蓝毗尼虽说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地。但是1967年,缅甸籍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到佛祖诞生地——蓝毗尼访问,对这里的荒凉和闭塞感到吃惊,并向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提出了以摩耶夫人祠和阿育王神柱为中心,修建一座林水相映的“圣园”,使得这里的景致与古代典籍所描述的园林环境相近。1978年,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将蓝毗尼设计规划为国际佛教园区,整体园区广达20平方公里。

古时曾有上千座佛寺的盛况已不复再有,圣园中,大片的砖石残迹是从前的经院、佛塔的墙基,只能想象这里往日的风貌。方型的水池据说是摩耶夫人沐浴和释迦牟尼幼年时代洗澡的地方。沐浴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枝叶茂密的树上挂着五色的风马旗。原树在法显著作中曾有记载,唐玄奘来此取经时已经"枯悴",可见现存此树是后人补种的。——佛教在当地早已衰落,前人肯种善根,为后人积了福田。颜色深沉的石柱则是阿育王造访时所留,古印度不重历史,此石柱成了见证蓝毗尼乃佛祖降生地最重要的文物。

我和郭走进阿育王柱旁边的白色方形建筑,是两层石砌的平台,在浓郁茂盛的树木衬托下,十分庄严肃穆。这就是玛雅黛维女神庙,也称摩诃摩耶夫人庙。里面主要是些土坑和墙基,也就是考古发掘遗址的现场。它们的真实性,肯定高于祠宇外那些红砖宅基(因为考古发掘是在今之地表下数米,红砖也不可能历两千多年而不朽。)馆内最重要的圣物,是用玻璃钢柜保护的青苔石板,标示的文字意为“佛陀诞生地”;另有一堵为朝圣者砌的一人多高的砖墙,上嵌一块描绘佛母高举右手紧抓树枝产子图景的黑岩雕刻,新生的婴儿悉达多端立在近旁的莲台上。香客们排队以头额触墙以示礼敬,那儿有士兵把守,我们不便拍照(附下载照)。

蓝毗尼发展区分东西两区,小乘佛教寺院都在东寺院区。由于时间紧,路况较差。我们经过的,一望便知是柬埔寨的寺庙,仿吴哥窟的建筑,正在建设中。

接下来是缅甸佛寺群,它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有三座殿,其中远处房顶为一个玉米穗形状的shikhara(塔)。正门对着有缅甸南部风格的镀金大佛塔,Lokamani  cula  Pagoda佛塔,它令我印象最深。据说设计灵感来源于仰光的大金塔(ShwedagonPaya)。

沿着小路再往南就到了斯里兰卡佛寺(SriLankanMonastey。正门是建在寺院正中间,它只建成了左边的一半,右边等待着下一期开发。就已建成的部分讲,已经很宏伟。这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只有2000多万人,65000多平方公里国土,但这里的寺院建筑,表明它是当之无愧的佛教大国。我们看到的两个人很黑,原来是斯里兰卡人,这是因为其国近赤道的缘故吧,加上国民本是印度次大陆的原住民泰米尔族。

车夫拉我们来到蓝毗尼圣园中轴线的另一端,相邻鹤保护湿地公园边的大白塔。我拿着郭购买的书对照,知道它叫“世界和平塔”,由日本佛教徒修建,耗资100万美元。塔基附近有一个日本和尚的墓,是在修建该塔时被反佛教极端分子杀害的(难怪摩耶夫人神庙花园内仍有岗亭,有军人持枪警戒)。我觉得这里最气派、最肃穆的。莲花默默地在水池里开放着,洁白的塔身耸立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佛塔的主体四方都有塑佛,正面是太子像,衬底是日本人书写的汉字纪念词。是什么声音?手持团扇形鼓,恍如 “一休哥”的日本僧人,边走边敲,从我身边经过。

据说日本在外捐资修建的佛像和寺院是全世界最多的,可能是由于日本经济发达,有钱,日本人生活水平高,自然对宗教的需求更加热切。有人赞日本国民素质高,我却不认同,乐善好施的品质不是一代两代能培养出来的。但是这日本寺的建筑风格完全脱胎于其国内的宗教建筑设计风格,完全融入了当地的佛教风俗民情。

清晨3点,蓝毗尼园就传来各佛寺鼓声和早课声,4点只我一个人站在韩国寺主殿前,这五层的建筑是园区内各国寺庙的最高者。10分钟后,来了一僧人,手拿一个小锣,围着主殿顺时针边走边敲,不时地吆呼一声,我是听不懂。抻着头往里看,只见两位“老外”纹丝不动地跪在大殿上,还有一位寺里僧人,先打开地上的1米多长,70-80公分宽的垫子,时跪,时匍,时站,往前,往左,往右拜祭。我是不明白。

一位高个的青年来了,他在门口拿了两块垫子,笑着示意让我跟他一样进入佛堂打坐。4:30陆续又来了7个僧人,各自在固定位置,按照第一位僧人的举止拜祭,想必也是这寺庙的。此时,我打量了一下:大殿很宽敞,上面用绳子栓挂成行的各色小旗,三面高大的墙壁挂着佛像,我是不认识。又进去了4人(佛堂里,女的只有4人)。木鱼声阵阵,噢,他们是来上早课。我那么胖,那里坐得住,悄悄地退出来。在门口,我还没穿上鞋,就见那青年把长腿伸直了,冲我又笑了笑,也爬了出来,他和我一样,是出于好奇,心不诚。5点钟,僧人和信徒们走出佛殿,我才与那青年聊了几句:他是澳大利亚的大学生,刚22岁,他和我一样,是感受佛教氛围的游客。

蓝毗尼除了古文物所在的圣园之外,另一个焦点便是寺院区。迄今为止,己有17个国家建起了33所寺院(其中国2座、韩国1座、越南1座、泰国1座、缅甸2座、日本2座、尼泊尔10座、印度2座、斯里兰卡1座、德国1座、马来西亚1座、奥地利1座、法国1座、蒙古、美国各一座只是举行了奠基仪式,其他的我不清楚。)有的仍在续建中。这里每天朝礼圣地者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有麦加相媲美的趋势。这些风格迥异的寺庙,使尼泊尔成为天然的佛教建筑博物馆和各国文化展示地,堪称佛教界的“世博会”。

6点钟天刚亮,我便独自在园区内随意游逛。幽深的小路空无一人,宁静的四野凝固着旷古的沉寂,青草铺地绿树庇荫,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一个我。从韩国寺向右转沿路直走就到了长明火处,它建于1986年,从那时起圣火就一直燃烧着,而且会一直燃烧下去。圣火象征着世界和平!

它的斜对面是刻有藏文的庆典钟,只是遗憾当时怎么没想起去敲一下啊。瞧,一群本地妇女,裹五色纱丽,老中青少都有。有的在水龙头那梳洗,有的在更换衣服,看来这是本地佛教徒为日常礼佛做准备。

我独自在泰国寺院里逛。主殿泰式建筑特色鲜明,象牙色的屋宇和飞檐精致玲珑,仿佛一尘不染;蓝天下,繁花碧草间矗立着,给人一种超尘拔俗的美感。整个寺院显然占地面积大,而且轩敞,因为主殿前是一片广场,不像我国的寺院如侯门深似海,一进一进又一进的。好几处都供着一尊童子塑像——未出家且未成年的太子悉达多。佛经上说:太子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走路,步步生莲花,并用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从这里向西步行片刻就回到长明火处,西寺院区内只有大乘佛教寺庙。中途经过一家寺院,主体建筑是一大佛塔,白色的大蒙古包式的主殿,里面很空旷,主佛下两侧供有两幅达赖喇嘛头像;“蒙古包”上方是镀金的宝塔形顶,其间是典型的尼泊尔佛眼标志(两只大的人眼加眉心一小天眼,鼻子如问号,我知道那是个艺术体的“1”字。)这个塔院除了两个工作人员,只有我这个“香客”。不用说,这是尼泊尔的寺院。

再往前走一点,就是越南寺了。蓝毗尼开发区不少路口,立有通往越南寺的指路牌,这是别的国家寺院没有的。越南北方受中国文化影响,信奉的是汉传(大乘)佛教,南方则是信南传(小乘)佛教的。

这座越南寺,简直像北京的紫禁城一样,要从一条河上跨过“金水桥”,才能接近寺院大门。但我看到的是院门紧闭,经我请求,施工的工人让我在门口看了一下。我沿着寺院围墙到后面大门,没能进入,很可惜了。

中华寺就坐落在我们投宿的韩国寺对面。一眼望去,像是故宫建筑群的仿制品,黄色的琉璃瓦,深红廊柱,赫色围墙。从山门进去,迎面是大肚弥勒佛,两壁是四大天王,弥勒佛背面是韦陀。甬道前行十数米,就是两层楼高的大雄宝殿,再往后是僧舍。此外,两厢有两排房舍,是会客室与讲经堂吧。中华寺一期的规模不算简陋,却比国内众多寺院小很多。完全脱离了尼泊尔的本土风情,简直像国内的寺庙搬到尼泊尔的一样。

中华寺是以中国佛教协会名义在海外建造的第一座寺院,是用官方名义修建的,用的自然是官家的钱。来到中华寺全然没有丝毫回到了自己家的感觉,中华寺只接待来自国内政府机构的人员,因此中华寺就变成了“中国驻尼泊尔的接待办事处”和一项“面子工程”。
var para_count=1var para_count=1  

韩国寺的建筑风格与中华寺迥然不同,前者清雅淡素,后者金碧辉煌。韩国寺的建造完全依靠民间佛教信徒的力量,什么时候筹到钱了,就建造一点,筹到多少建多少,没钱了,就暂缓一下。在我看来,这就是佛教徒,对佛教信仰而修行的一种体验。韩国寺广纳世界各地游客前来“停泊”,为虔诚的游客提供良好的食住条件,同时寺庙自身的建设也表示了对佛教修行的一种诠释----渡人渡己。

中国政府在蓝毗尼,除了建造中华寺为汉式佛寺。还一座喇嘛教寺,藏传佛教的白教葛举派也有一座较大寺庙正建于此。单是两边各竖立的四座佛塔,及寺里的绘画,足比我在蓝毗尼已见过的佛寺,更雄伟、壮观。

在那我遇见一位十来岁的尼泊尔男孩,没右臂,左臂挎着弟弟,五官清秀,笑迷迷的,我忍不住地给他拍照,递上一筒薄荷糖。他残疾,母亲在工地干活,在那么穷的国家,将来的命运如何?

在蓝毗尼诸国寺庙中,我只看过9座,这些浮光掠影的印象,足以印证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呈现样式之多元,恰如“(一)月(而)映万潭(气象各不相同)”的道理吧?

从部分国家在尼泊尔的佛教建筑窥见了某些很有意思的迹象,令我深省。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传播到各国后都发展出各自的特色,不仅佛庙建筑的风格迥异,即使佛陀造像也不尽相同----印度佛像鼻高眼大,面长庄严,显然是印度人特征;中、韩、日等的佛像鼻子小,脸盘圆润温和,带有东亚人的特征;泰国则是四面佛。我国所建造的“中华寺”是典型的传统大屋顶式建筑,虽规模不大,但显露出地道的中国特色。古印佛祖倡导的和平、慈悲与宽容的精神在当今世界仍有现实意义,这大概也是佛教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吧。

尼泊尔,倚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恰似文化遗产保留的天然屏障,同时也孕育了对大自然崇高敬意的宗教情怀。我到尼泊尔已经10天了,对其浓厚的宗教风土人情,受益颇丰。在蓝毗尼仅1天,不仅领略了释迦摩尼的出生地,而且实地感受佛教沁入人性的哲理,寻找到信仰在亚洲人民心灵划下的痕迹,感受信仰对生命的熏陶。

我既然办了皈依证,就意味皈依佛门,应该学习佛经,传播佛法,也就是传播善的理念,去做功德无量的善事,这正是佛祖释迦牟尼普渡众生之修行的一种诠释。


吴老板

来博卡拉之前我响往的住房是躺在床上,就可眺望雪山。或者透过落地窗瞰视湖泊,遐想若是能住到带凉台的顶层房,即可仰视山,又能俯视湖,那还用说两全其美了,哪怕是多花些钱,过把瘾嘛。谁知我们包的车刚进入博卡拉,郭按网上提到的一处旅店,向路边一家旅行社打听,答复说那旅店还很远,派人带我们另找了一处新开张的店。那店眺不着山,瞧不见湖,太让我失落了。

安顿好住房,我们到外面找吃的。王说:“这家有中餐!”早就厌烦尼泊尔饭菜的我们,走进了四川峨眉饭店。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我从郭手里一把夺过印有中英文对照的菜单,边翻边说:“顿顿由你点菜,你不就是只看懂那鸡蛋、西红柿、土豆套餐,其它好吃的多了,也没点过,我来点。”我早就馋红烧肉了,夏嫌肥,来份羊排?王不吃羊肉,难怪郭说:“难伺候。”王喊:“青辣交炒肉。”夏叫:“蚂蚁上树。”我要:“宫保肉丁” 郭说“鸡蛋西红柿汤”,又补上一句“不要花交 ,不要太辣了。”您瞧,川菜讲究麻和辣,她们叁是地道湖南人,不爱吃花交情有可原,怕辣不合常理。饭,不是尼泊尔那种涝饭,焖得挺香。菜,量大,且色味俱全。畅开肚皮,一顿1450卢比,合人民币不过是壹百来块钱。

饭后我坐在小院里边喝水,边上下打量翘着腿,坐在门口的那个男子,上身敞着的夹克衫内是件黑背心,下身休闲裤,脚下穿着袜子、黑皮鞋(多数男人光脚,穿拖鞋)。与其说出于好奇,不如说想住在中国人开的店。我问:“这店是你的?”“我老婆是法人代表。”那男子用手指着墙。嘿,一口普通话,还挺时髦的行话:法人代表。我走上前去瞧,那英尼两种文的营业执照上是位中年女人。“我姓吴,是四川甘孜的,娶了尼泊尔老婆。”我忍不住地问:“你到这来几年了?”他笑眯眯说:“卅多年了。”卅多年了?我追问:“你怎么想来这的?”他那粗浓眉锁紧:“我当过六年兵,是重机枪手,那时赵紫阳任省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也是成都军区第一政委。1976年,朱老总、周总理、毛主席都去世了,我也退伍了,就一个人跑到尼泊尔。”噢,望着眼前曾为退伍军人,1.80米的汉子,想必在当年所处的局势改变了他的人生 。

“老板,有空房吗?”王的一句喊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都住满了。”姓吴的摊开两手。我到二楼,看见有间房开着门,一对“老外”在凉台那晒太阳。便说:“Can I see the room?” “老外”楞了,我解释说:“I am Chinese, want to in this restaurant reservation。”“老外”:“OK。”

我只不过是站在门口望了一眼,就下楼了。郭冲着我,劈头盖脸地:“刘,你怎能到人家住了的房间看?中外有别吗!我真是怕了你。”吴在旁圆场:“明天中午有退房的,你们再过来吧。”说话间,姓朱的姐妹正从门外回到住在这里的饭店,俗话说:“狗戴个帽子,便是朋友。”我们很快就和同是长沙人的她俩,认识了。

“你能帮我们包辆车,在附近看看吗?”我问吴,吴爽快地答:“没问题。”一辆小车,一口价,一个下午,我们就上了和平塔,观了魔鬼瀑布,还逛了博卡拉老城。晚上,郭和王领着我、夏及朱家姐妹,到早就相中的韩国餐馆。那烤肉焦灼咬不动,没一点味。王见我只吃米饭就着泡菜,不惑地问:“刘姐,不是说,你一见到饭菜,就象是见到亲爹似的了,这会儿不合胃口?”我懒得着声,扒了几口,起身就走。

次日凌晨5点,我们按朱家姐妹提示,第一批乘吴家车,到萨纳卡看了日出。返回吴家饭店吃了专为我们四人熬的热乎乎白米粥,香喷喷的素菜大包,油亮亮的荷包蛋,我们庆幸找到这家饭店,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朱家姐妹说:“这离湖很近,昨天我们去了,还想去。”吴插了一句:“现在雾大,九点再去。”看着墙上粘贴的博卡拉雪山、费瓦湖风景如画的照片,手绘制的饭店示意图,尤其是名片背面,清晰标明饭店的位置,附近的银行、商店、汽车站及旅游点,这魁悟,而心很细致的吴对周围环境了如指掌。

中午,我们把行李搬过来了,吴光着膀子只穿那黑背心,他说:“会有退房的, 没有,我就把我那间房让给你们住,有缘千里来相会嘛。”他开起玩笑。不一会儿,有房了,他的手下人在打扫房间。我们坐在院里又与吴聊天。王问:“你觉得尼泊尔怎么样?”吴说:“尼泊尔很自由,政府官员在台上讲话,老百姓拖下鞋煽他一巴掌,没一点事。”夏抿了一下嘴:“我看尼泊尔挺穷的。”吴反驳:“穷人和富人差别不大,不管是谁,不论干什么都有饭吃。”我们仨相互看了一眼,不想顶他。我直截了当地问:“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发财的?”“发什么财。”吴点了根烟,不着声了。

一位大约5-6岁的女孩,跟随着胖胖的吴妻,从小汽车上下来。那长像与吴一模一样,典型的中国小女孩。“是我孙女,她从幼儿园回来。”吴一把抱过孩子。“我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印度,是搞软件的。儿子在成都,也是开饭店。”吴一副得意的样子。

我感叹地说:“真不错,你教子有方。”或许这话吴听得顺耳,或许我给他孙女巧克力,又帮他的孙女、媳妇、老婆照合影。对我没有什么戒备了,吴开始和我摆起了龙门阵:举目无亲的吴,只身跑到尼泊尔,干过泥瓦匠、木工,摆过地摊,开过小店。凭借学过的两年尼泊尔语,在中国驻尼大使馆当上翻译。参加过拉萨-----加德满都中尼公路的全线工程。按他的话说:“赚点钱就买块地,赚点钱就建一层房。赚点建点,建点赚点。”就这样他在博卡拉有了四川峨眉饭店及另外两个经营处,承办旅游一条龙服务,订餐、住宿、导游、翻译、定出行票。他的精明和人际关系,成全了他的事业。

我们住在二楼,比楼上少100,比楼下多100,每晚700卢比。设施一般,一摸那毛毯,冰凉,湿露露地,喊来服务员换了一床,吴老婆有些怀疑,进房看。我拿着她的手去摸,用手指一戳,居然出水。她那吐音不清的“对不起。”和陪着的笑脸,我只得住下。

第二天.郭又独自去坐滑翔飞机去了,王和夏听着刚从司机那下载的尼泊尔歌曲,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吴情不自禁地边哼,边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了。他的那几位从四川来的康巴汉子(去印度从事佛教),在一旁对我说:“他和我们是战友,是很活跃的人。大概是我们来了,他高兴。”王忍不住边笑边说:“你还别说,他跳得有模有样的。”王和夏是邻居,她俩来尼还带了健美舞的录放机。您瞧吴举着双手,扭着腰,脚下踏着拍子,还有点功夫。王脚也痒了,伴起舞来。多有趣!

“我们要去奇旺,你还能帮我们吗?”郭问吴,“行,我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吴全然没有那种极其推销的商人作法,而是向朋友那样有求必应。王拿着吴开的收据,高兴地说:“每人7000卢比,三天两晚,包吃住玩及从博卡拉包车送到奇旺。”郭补上一句:“吴老板,你好事做到底,奇旺到蓝毗尼的车钱也在内。”吴依然痛快地说:“行。我在收据上注明。”

我们要走了,吴的儿媳,也是尼泊尔人,端来6杯(朱家姐妹与我们一起走)热乎乎的牛奶。王说:“吴老板,你人真好,怎么网上没见到介绍你饭店的?”吴挥了一下手:“不喜欢呗。”有些话题不能牵涉到要害处,在外玩得再疯,还得把握好自己。沉闷了一会,他是藏族人,去过印度。我说:“你看过XX吗?”吴坦然地说:“见过……”

他有信仰,我有原则,不便在这写出。也许,那就是他前面说“不喜欢呗。”原因的所在。


天堂与人间的融合

想要看雪,不是只有北上到加纳阔特,也可以南下到博卡拉。博卡拉,这个在世界上享负盛名的,可以“喝着咖啡品赏雪山、阳光下慵懒发呆观湖水美景”的地方,绝对不可错过。

博卡拉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距加德满都约200多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左右,为低山丘陵地形,四面环山,安娜普纳山脉终年积雪。博卡拉原为一个乡村小城,是尼瓦人和古伦人居住地,当地人以农业为主。1970年才通公路,之后逐渐出现旅游业,目前已是尼泊尔第三大城市。

我们11月底到那,正遇上天高云淡的好天气,在市区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鱼尾峰、安娜普纳峰等数座雪山的壮美,因为雪山距市区最近的距离仅三十多公里。特别是鱼尾峰,好像无处不在,随处抬头可见边缘锐利如刀锋的顶峰。

我们就住在峨眉饭店,设施一般,服务很不错,与其说有中国饭菜,不如说姓吴的老板是四川省甘孜人,好沟通。饭店位置非常好,步行十来分钟,即到街上。大街上商铺林立,经营珠宝、登山和户外用具,特色风情酒吧比比皆是。街的旁边有一座湖,静静地躺在那里,和这边的喧闹形成强烈的对比。

凌晨5:00,我们乘饭店小车,第一批到海拔1500米,市区北面五公里的一处小山头,萨郎科观景台,占据了最佳的座位。清晨的风有些寒凉,郭叫来服务员,送上5杯(还有司机)咖啡,一杯香甜的热咖啡几口就进肚了,不可能向“老外”用小勺崴着,慢吞吞地品尝,也不羡慕带着面包在那里坐等的老外。我们是Chinese。穿着冲锋衣,脚底是登山鞋的四个老太太,一起走进众神脚下尼泊尔的博卡拉,解放被禁锢在钢筋水泥中的心灵。会让我们的六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破晓时分,银白色的光芒在漆黑的天空中划破宁静,含羞的太阳从雪山身后碎步走出,于是山坡上的草亮了,坡下的河水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在朝日的映照下,原本银白色的雪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色彩,此时可以一睹雪山的“芳容”。短短的几分钟已是新的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

我们再次看到了黎明前的霞光和终于喷薄而出的太阳。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很热衷于在尼泊尔的三处(加纳阔特、廓尔喀及博卡拉)看日出日落奇壮之景,尽管与中国同是一个太阳,但是每次这么专注地看它,都会有新鲜的激情和感动。

吃过饭店特意熬的米粥及蒸的素菜包,我、王及夏坐渡船到费瓦湖南岸。湖中有一小岛,森林及花草覆盖,有几栋漂亮的别墅,确信是度假胜地。湖光山色极为醉人,特别是鱼尾峰等雪山在湖面上的倒影勾起人们多少遐想。偶尔一阵微风吹过,在湖面上形成一道道微微的涟漪,像少女含羞微笑时在小巧鼻子上产生的褶皱。

     郭,她天不怕,地不怕,又包车从萨郎科山顶乘滑翔伞俯冲,这绝对是喜马拉雅地区最刺激的运动。为时30分钟、用去157美元。从山谷北侧出发,向安纳布尔纳峰方向横跨城镇,随热气流滑翔,空中观光。这是我们仨在地面观赏不可比拟的项目。郭说:“动力伞可以上升到海拔2500到3000米,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好有味!”

郭,真是玩疯了,觉得传统的滑翔伞不够刺激,想与鹰比翼齐飞,她又坐轻型飞机。俯瞰了整个博卡拉河谷,还在滑翔飞机中自己开了一下,推错了驾驶杆,飞机往下坠……她后悔:“没多花些钱,坐那一个小时的,能更近距离观看雪山景色。也没带相机,没能高空拍摄,不然会有另一番收获。”

中午,郭回来了,我们想体验慵懒,于是乘小船游览费瓦湖,清澈明净的湖水,淳朴憨厚的尼泊尔船夫,让小船静静滑行在梦幻般的湖面,这是让我们每一位极为称道的事情。

郭,凡事都要试尝,她拿过船夫的浆,站着划起来。王一展她那女高音的喉咙唱:“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轻轻飘荡……”船荡来荡去,享受湖光山色和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郭,一向不安份,“刘,给我照相!”3米长,1米来宽的船,郭在船尾,我在船头,中间隔着夏和王。我只得让夏和王:“爬下!”瘦小的夏听话,半躺在船里。那虎背熊腰的王不肯受罪,她把镜头遮挡的严严实实地,纵然照到郭,前景也是王那宽厚如虎的背。

下午,我们乘饭店的车到费瓦湖南面的和平塔山,山顶建有一佛教白塔,是博卡拉一处标志。上到山顶,可居高临下观赏博卡拉市区景观及费瓦湖全貌。爬山要费些力气,约半个钟头,年轻的司机不时地说:“Mati,Mati。(到了,到了。)”以此鼓励我们。

戴维瀑布--位于费瓦湖南面后山,司机称之为Hell of a waterfall(地狱之瀑),也有人称之为德温瀑布。戴维瀑布是因伏流所造成的特殊景观,虽然冬天因为是干季,水位下降,但是从地表仍然望见水流,水流跌落溶洞不知踪影,有真正瀑布该有的气概。

    傍晚,我们徜徉到老城区,看到数百年前的建筑物,至今还住有居民。

我觉得博卡拉与热闹喧嚣的加德满都比起来要恬静很多,特别是她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费瓦湖,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对比,是天堂与人间的融合。


人间自有真情在


我曾在<同为游客>那篇博客写到,在尼泊尔加纳阔特,一名”老外”不善。但在那儿逗留了一天,让我感触最大的却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加纳阔特是个小村子,海拔2099米,我们就是冲着它为“喜马拉雅山的观景台”而去的。我们住的宾馆在半山腰,每间10美元(不收卢比)。推开房间的窗户,王欣喜地叫:“那里有梯田,去看看。”来尼泊尔之前,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地理班组织去新化旅游,因下雨山体滑坡,王没能看到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紫鹊界梯田,有些懊悔。

梯田,我看得多了:最经典的奇观要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梯田,为天下望尘莫及的要算广西龙胜梯田。至于湖南省湘西一带的梯田虽然没有像云南元阳、广西龙胜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逊于前者,甚至更胜一筹。我拍照时,一不小心,一条大腿就陷入梯田里。王、夏、郭她仨都要去,我不得不“舍命陪君子。”

王眼皮底下的梯田,与宾馆的距离有多远?正如郭在《四个老太太疯游尼泊尔(三)》文所述:“真的是望山跑死马,好远好远的。”出宾馆大门,穿过马路,下了坡,一条吭吭凹凹的土道,穿着厚胶底鞋的脚还感到咯得荒。好在是旱季,恐怕雨天那烂泥粘鞋会迈不开步。

王拽步拽步地,一反常态走得挺快:“瞧,这里还有学校呐!”一栋两层的楼房建在高于土道10米处的另一条路边,还有一座小楼紧靠着它。我们到尼泊尔才三天,最吸引我们眼球的除了那些精妙绝伦的寺庙,就是来来往往穿着校服的学生,及穿梭在市内狭窄街道或乡里路上的校车。尼泊尔那么穷,学生穿得挺整齐,校车显得宽敞。我们纳闷:很少见到背书包的,绝大多数学生手里只拿1-2本书。更让人不解的是不知尼泊尔的学生到底是几点上课,几点下课。从清晨至傍晚总能看到仨一群俩一伙的学生,边走边聊,想必没什么学习压力。如今走到学校这了,对什么都好奇的郭自然会说:“上去看看。”

我先是倚着路边的一楼教室的门,伸头往里看,那年青的女教师手里拿着书,站在学生课桌旁上课。见她冲我微笑,我脱口而出: “Teacher, we are Chinese, can take pictures?” 我本想照张像即可。她点了下头。孩子们没什么表情,一部分站起来了,一部分坐在板凳上,都安安静静的,他们或许不知道究其原因。教室很小,光线较暗,外面阳光很强,不好测光。郭用手一挥,做了个往外的动作。我记不得是老师同意,还是孩子们机灵,呼的一下就从我身边冲出教室。

见此况,我也只不过是想给这个不到二十人的班照张像。不料,楼上、楼下六个班的老师带着130名学生,列着队来到这教学楼的空地上。我们真没想到,学校那么重视。王在一旁对夏说:“这会影响人家上课。”郭只得连说带比划,三个男老师让孩子们排好队,我刚端起相机,那场面就没法控制了,涌起来了。我匆匆忙忙拍了两张,就示意请老师让孩子们回教室。

瞬间孩子们都走了,折腾这一场,我很不安,想请老师留下,与我们合个影。就喊“Please the teacher to leave, and we have a photo。” 也没问问人家愿意不愿意。只见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招呼老师们站成一排,王她们乐巅巅地站到后一排。喔,墙上有KENT  PUBLIC  SCHOOL(英文字),但是后面的却是尼泊尔文,因NACARKOT加纳阔特,的“A”没有中间的那“-”横。我知道了这所学校是加纳阔特的肯特学校。

八位老师:三男五女。“等一等,还没有照完。”我急不可待地跑到第一排,挤在中间,搂着我认定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是校长。你看其他老师的神情,一定是被我那种热情地举止感动了。

老师们回到教室去继续讲课,校长邀请郭和我到她办公室。郭把录像机递给站着的我:“你好好地拍。”她一屁股坐在校长对面。校长讲了很多,并拿出一些照片、资料,我没上心听,但是知道也有“老外”来过他们学校。郭听懂多少,恐怕只有那么多。不然,事后我问她“校长跟你聊了那么久,都说了什么?”“没什么”郭淡忘地答。

临别时,王从腰包里拿出一张整钱,作为我们四个中国老太太,对学校表示的一点心意。我们希望尼泊尔国家的教育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离开学校,又在崎岖的石子路上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那块只有几亩地的梯田。王一会戴墨镜,一会摘帽子;夏一下脱去外套,一下又扎上围巾;郭时而蹲在田头,时而又站到田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点都不假。这块梯田,在我眼里不过是“巴掌大”的地方。你想我在元阳哈尼梯田看过3大景区,光是坝达景区连片的梯田就有14000多亩。我这三位同伴长得确实不错,照来照去,可惜背景都是一样的。尤其是逆光下的剪影,仿制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不想“傻老婆等粘汉子。”一个人往回走了。

“趴!”糟糕,挎包绳断了。“Can you help me?”我跟宾馆服务台的人说,在咱们国内借个针线还不是小事一桩吗。哪里料道:“300Rs。”我心想尼泊尔人是善良的,于是说:“Nepali is good。”服务台人笑了笑:“ Wait a minute, take you to a place, 300 Rs。"宾馆本应备用针线,让我等会儿,带我到什么地方?这山上也没什么人家。郭她们还没回来,要300 Rs,合人民币得20来块钱呐,顶上买个新包了。这尼泊尔人也不都是好的,这服务台人够“黑”的,是看我一个老太太好欺?还是看赚中国人钱容易?我气得愤愤的,又不便发泄。坐在路边,心里还是有些着急,没法背包,不方便。

正当我六神不安时,我忽然想起刚才路过一个小店,很近,或许有针线卖。一进小店我就说“Have  you” 我是想问她有没有针线买,可怜我不会“针线”的英语单词。就指着带子断开处,做出用针缝的样子。只见那妇女摇头。我转而说:“Can you help me?”我想小店没有针线卖,但是不管哪国人家里总会有针线吧。那女人说:“ Wait a minute。”两手又晃动了一下。嘿,这肢体动作,比语言更来得快。屋子小而黑,她正在把小孩拉屎。我出来一小会儿,那女的抱着孩子,递给我白轴线,针插在上面。

我是紫色的包,带子挺厚,又没“顶针”,平素不做针线活的我,很费劲。“阿姨,我帮你缝吧。”一个女孩接过我的挎包。天助我也,我说:“你瞧,世上还是好人多,我挺有福的。这不,她借给我针线。又遇上你这深圳的姑娘,还帮我缝。”“您别那么客气,都是中国人,到外国,更是一家人了。”说话间,她的伙伴也来了,“快,给我们照张像,留个纪念。”我拉过那小店抱着孩子的尼泊尔妇女及深圳的小张姑娘合了影。我掏出小本想让那小店妇女留个地址,以便把照片给她寄去。她摆手,说“Never mind。”我赶紧回到宾馆,拿了点吃的,又到那小店,递到孩子手里,再次向女店主致意。

她一位山里人,一个小店主,尚且能说英语,我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何况学过英、法两种外语,却嘴张不开,耳听不清,真是上对不住国家,下对不住老师,惭愧!

王问我:“我们早就回来了,以为你找不到路了,正在着急。”我就把事说了一遍。郭说:“难怪宾馆服务台的人问起你,他们确实没针线,让你等会,你也知道宾馆只有一辆车,得开车送你下山,到镇上缝纫店,用机子缝。300 Rs还不够油钱呐。”跟我同屋的夏说:“我带了针线,你又不找我要。”

王哈哈笑了:“都赖我要去看梯田。”怎么能怪她呢,正是在这“喜马拉雅山的观景台”,我们用肉眼看到了10多座6000米以上,包括珠穆朗玛峰、雅安纳普尔纳峰、冈底斯圣山等世界著名雪峰。不论是参观尼泊尔的学校,还是与宾馆、小店借针线,及帮我缝包,与我同游的伙伴,都让我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尼泊尔最神圣的 火化场所

一天,我在加都的街上看见一群人,他们穿着一般日常服饰,没有花圈挽联或其他点缀,听不到喇叭、号角、鞭炮声,没有锣鼓喧天,见不到哭天抢地,人们只是安静地用担架将逝者抬着走。

我知道他们是逝者的亲友,是为逝者送行的,是往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五公里的,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而行的。那里是尼泊尔最神圣的火化场所。

我知道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Pashu帕斯意为“众生”, pati帕提是“主”的意思。它不仅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还是世界上最神圣的印度教圣地之一。

王和夏不太想去:门票从250卢比翻了一番,帕斯帕提纳神庙的主殿非印度教徒不得进入,看烧死尸晦气。

我知道1500年来,到帕斯帕提纳神庙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大多: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有位青年男子要做导游,那不是“瞎猫撞到死耗子”,郭谢绝了。我不想花2000卢比买门票,执意绕道而行。郭没作声,她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看。王和夏很不情愿地在后面跟着。登台阶而上,铁丝网拦住了。问了几位路人,估计就在附近。转到环境清幽的后土山,只见河,及一些古代寺庙、遗址。

王说:“回去算了。”“有什么看嗖。”夏补上一句。郭想让的士拉我们仍回到卖票处,“300卢比。”碰了鬼!从加都到这才100卢比。我心里没着落了,我是领队,一向最不愿意被人管,而最喜欢管闲事。在太阳下,硬住头皮往回走,走几步问个人,郭在旁看热闹。有人示意往水泥路,上坡,我拿不准,看着郭:“我怕落埋怨。”郭撇了一下嘴:“试试呗,大不了再回去嘛。”

我冒着劲先上到土坡顶,有烟!我又到了铁丝网那,这回是在一群庙宇的后上面。郭道:“没错,怎么没见河?”三个小孩往左边小径走,我紧跟着:“你们在这等着,我先下去看看。”我知道王和夏已经累了,我不想再领错了路。扫兴,她们居然跟随下来了.

“有河,没法过去?”走到前面的郭又说。我认定快到了:“住嘴!”原来是巴格马提圣河上游,两侧岩岸上有凿洞,是印度教苦行僧隐居的山沿洞,还看见几位闭关苦修的修道者和一些头发及膝的苦行僧。

一群人或蹲或站,更多是坐在帕斯帕提那神庙前的石阶上。我不敢停留,更不敢看,知道不远处一定有死人。三步并两步走过一座简陋木桥,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正用棍棒在河里捞什么。我为找这地儿,一路上看王和夏搭着脸,已经很不舒坦了,想找个离她们远点的地方看。 “刘,刘。”郭的几声连喊,更加让我烦躁:“喊死唷!”她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郭回了一句:“不懂好歹的家伙!我怕你绊了。”她晓得我有恐高症,叮嘱我在足有2尺来高的台阶上走动小心。

帕斯帕提纳神庙的空气中尸骨的味道随处可闻,整个区域都透着破落和死亡的气息,包括这条河。王用手招呼我往下看:一位头上匝着箍,上身裸体,下身白裤,赤脚盘腿而席的男孩,与周围几个人边谈边吃,估价是死者儿子吧。

看台上有位台湾导游正在给几个新加坡人用华语讲解,我凑到跟前蹭听。他说:靠桥的一边是烧穷人的,没什么仪式,直接烧了。如果有简单的仪式,在仅仅数分钟后即开始火化,半个小时后一切化为乌有,工作人员将骨灰及残余木头推入圣河之中。在整个过程中,所有赶来告别的亲友只是默默地看着,祝福亡者的这一辈子生老病死…等等,苦难就此结束,期望他圣洁的灵魂将脱离再次轮回的苦海。

哦,活着的尼泊尔人将生死看的如此淡薄,他们认为人生是充满苦难的,而死亡是一种解脱。生命并不因为身体的消亡而结束,做了坏事的低级灵魂,将轮回成为更低等的下人,甚至变为畜牲,过着更悲惨的生活。而高等优雅的灵魂将升入极乐世界,永别世间苦海。

新加坡人可能对此没有兴趣,只顾照像。那位台湾导游看我听得挺入神,就接着说:那些连火葬木材都付不起的家庭,只好将亡者绑上大石,抛入圣河中,我沿着圣河畔走过,偶尔也见到人骨,甚至还碰到带着腐败恶臭的骷颅。

新加坡人要走了,我不用听台湾导游再说了。我也能猜测到:帕斯帕提纳神庙正前方的焚尸台仅供达官贵人使用,想必有隆重的仪式。因为几天前,我在帕坦博物馆就看到:2001年6月震惊全世界的尼泊尔皇家惨案,包括国王、王后及王储共10名王室成员在家庭聚会、共进晚餐时被枪杀,两周后他们全部在此处火化的图片。

那位要做导游的青年男子,又出现在我们面前,郭不想惹事,赶紧向王要了100卢比打发了他。

带着口罩的王和夏不肯呆在那里了,我们不可能等那么久,更不用说没必要目睹整个火化过程,何况我们还要赶到西边的猴庙,看夕阳下的加德满都。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只能把我看见的,我所照的像片展示出来,如果您没尽兴的话,那就到别的帖子上看吧。


兑换

这并不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动人的传说,而是我在尼泊尔旅行中的一段真实的经历,以及我的一些真实的感悟。去尼泊尔之前,我粗略地了解尼泊尔的货币知识以及换汇方法:
一.在国内换好还是到尼泊尔再换好?

网友说:在国内换比较好,去尼泊尔通过樟木口岸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抢着帮你换的。差别就在小数点一位两位徘徊,所以不会吃什么亏。如果在尼泊尔换也很方便,那里有很多一家一家的兑换商店,认为汇率会比国内低一点,所以建议在国内换。问题是:我们从昆明直飞加德满都,只能到尼泊尔再换。

二.在加德满都换好还是走到哪里就地而换好?

难掌握: 尼泊尔的货币叫卢比(Nepalese Rupee,简写Rs),虽然名字及发音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国家一样,但实际是完全独立的,有自己的汇率,对人民币和美金等外汇的兑换汇率是浮动的。由于那时期汇率波动,人民币兑美元连创新高,但兑亚洲货币却出现下划,尼泊尔卢比与印度卢比挂钩,而印度卢比兑美元近期升值较大,人民币兑印度卢比近期出现下跌走势。按在昆明到加德满都的飞机邻座,一位留学在西安,尼泊尔的高官公子透露:收盘汇率,加上市场议价,1元人民币兑12.65尼泊尔卢比。

我们到加德满都的当天,就看到很多兑换外汇的小店,门口都有标出的汇率牌价。第一次,郭带着王及夏进入路边的一家兑换店,店面很小,我进不去了。何况有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汇率牌价标名CNY 1 = NRS 12.35,店主在计算器敲出12.45。郭没吭一声,王就拉开腰包拿出2000元(每人拿出500元)兑了24900卢比。明明知道行情,却不还一下价,那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少兑400卢比,折合人民币32元。王言:“每人少吃一块棉花糖,小菜一碟!”

首次换钱,看着厚厚一叠卢比,不便携带,戏称在尼泊尔也可以体验一把做有钱人的感觉了。

第二天清晨,我陪同夏到了那家兑换店旁边仅有10米远的另外一家,门口汇率牌价照旧。我张口:“Change money。”店主在铁栏杆包裹起来的柜台内,报出价。我听不清,指着计算器,看他敲出12.35,我:“No。"一手拿过计算器12.65, 店主摇头。我拉着夏扭身就走。

“ Come back,”店主在招呼我们回去。我从12.60敲到12.55, 店主一直摇头。我又拉着夏走了,店主出来追了5-6米。夏说:“算了吧。等下我要买东西,得换些钱。”我只得又进去,12.50成交。夏换了3000元,即37500卢比。她相当于用同样的2000元多换了1100卢比。“差别就在小数点一位两位徘徊”满不在乎还是不行的,那1100卢比足以找一家舒适的宾客睡一宿。

在加德满都多换好一些,若不够只能走到哪里再换吧。

三.用美元还是人民币

国际货币—包括美元、欧元和英镑在尼泊尔都可使用。当然人民币也可以在尼泊尔直接使用,加都的大部分商店都接受人民币付款,随着中国游客大量涌入,人民币在尼泊尔越来越好使了。建议还是适当带一些美金,有些项目,比如滑翔、漂流、购买国内机票什么的都通用美金。我们在巴德岗和加纳阔特,有些宾馆只收美元,但是找回的钱却是卢比,我们也只得收下。

四.因时因事兑换,别太认真。

我们从帕坦返回加都,第二次集体兑钱(每人1000元)是按12.80的汇率,心安理得。但是从加都----玛纳卡玛纳村----廓尔喀---博卡拉一路包车就花了17500卢比,连吃住玩总共用去26036卢比。我们中有人在加都换了一笔钱,但是不肯拿出来,借给大家用。博卡拉汇率只有12.4,怎么办?王只得又向每人要500元,换了24800卢比。我觉得在外,特别是结伴同游,不要打小算盘,吃点亏,事在做,天在看。那天她们三人在外吃冷饮,我没去,都是各自付的钱。同样我们三人夜闯赌场,夏没去,来回的车钱是王请的客。

我们要走了,刚七点钟,有一家兑换点开门了。 不用看兑换店的门价,直接用英语说:我在你们美丽的国家游览了半个月,尼泊尔人民的善良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我是一个退休老人,想再换点钱,买点东西,带给家人。因我昨天已在一位看起来很和蔼的胖老头那,按12.8兑换了500元,就果断在计算器敲出13.2,店主笑了:“OK”。临走我还说了句:等会我带朋友来这。  

    吃过早饭,我将郭她们三人带到那兑换点,我在巷口等候。郭气冲冲出来了:“12.9。”我说:“不会吧。”进屋一看,换了人,不是那店主。急忙说:她们是我的朋友。又跑到对面小店,把店老板拽过来,让他证明我刚刚就是在这换的钱。不一会店老板进来了说:“Miluobaishayi”,并从上往下做了个手势,一下我们都明白了,兑换率“跌了。”王和夏大眼瞪小眼,还是在那以13兑换了钱,而郭走到另一家,宁愿排队,按12.9也兑了钱。

我在尼泊尔只记得三句当地话“那马斯哋----你好”,“嘛踢,嘛踢-----到了,到了。”再换钱就喊:“米罗白沙衣----跌了。”

那天晚上,我们买染发粉,拿出100元,让郭去换,12.8; 买毛手套,又拿出100元,叫郭去换,12.6;吃冰激凌,再拿出100元,喊郭去换,12.5。我们无所谓兑换率是多少了,“跌了,跌了”我们四个老太太,一边喊,一边笑。兑换率涨也好,跌也罢,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

夏将剩下的90卢比,买了两件小玩具,王说:“我还有660卢比,六六大顺,图个吉利。郭对我说:“你那45卢比,留个纪念吧。”。她回长后,洗衣才发现外套里还有200美金及1000卢比。


夜闯赌场

去尼泊尔之前,从网上得知在加德满都有四个大赌场,有网友说:不赌,晚上九点以后,也可在三楼吃到免费自助餐。我对尼泊尔瑞升旅行社的联络人罗布说:“我去赌城骗吃一次晚饭,回来可吹牛。”他言:“嘿嘿,你厉害。”

我们总共在加德满都住了四个晚上,前两晚仅是短时地歇息,将要回国的前一天晚,我听旅店的女厨师说:“加德满都市中心大概有9家赌场,任何一个地方,打车100卢比肯定可以找到一家,赌场只对外国人开放的,中国人很受欢迎,呵呵。”郭说:“我跟你去!”,王说:“开始我不想去,身上带了很多钱,晚上出去,不安全。今天,我买了许多东西,没剩多少钱了,我也去。”。夏置之不理。

我以为网上所写的Yak & Yeti就是赌场,让的士司机拉我们到那。郭带着墨镜,大模大样地说:“Naste。”算是打了声招呼。“啪!的一下,门口的两位守卫同时举手敬礼,应道:“Naste。”一位身着西服的男子,神态客气地、笔挺站立在门内柜台旁,他做了个手势说:“Come in, please.”,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走进赌场大厅,暖乎乎的,里面很安静,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嘈杂和喧嚣,这里更象是一个社交场合,十几张赌桌按不同赌博游戏分散在各处。客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围坐在赌台周围。郭带着我和王在赌场转了一圈,见到几位中国人就像熟人似的,过去打个招呼,聊些什么的。一位“京哥”说:“在尼泊尔5星级酒店内都有豪华赌场,Yak & Yeti是Yak Yeti Hotel(牦牛宾馆)缩写,它的这个赌场叫ROYALE CASINO。”哦,难怪这赌场环境好气派,不愧与五星级酒店配套。瞧,老虎机、百家乐、轮盘赌、纸牌,应有尽有,还有歌舞表演。赌场里,我能一眼看出哪些是印度人,哪些是中国人。我想,那些阅人无数的侍者应该也能一眼分辨出哪些人有钱,哪些人是穷光蛋。但是他未必能猜测到我们这三个老太太,有钱---不多,看赌---不耍,到底来干啥?

君可知:自人类有文明以来不论古今中外,“赌”似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或缺的一种休闲活动。就目前的中国来说,数不清的地下赌场,遍地开花的地下六合彩,国家允许发行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以及中福在线,还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现场摸奖等等,可以说博彩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活动,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君可知:“赌”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遗忘的重要一环。或许很多人从未进过赌场或参予赌博活动,但这并不代表“赌”就不存在他们身上,赌性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就从未进过赌场,但是我参予过赌博活动(1986年,我在长沙市邮政局主持邮政储蓄工作,就搞过摸奖活动19天,净增储蓄余额250多万元。继而又参予国家邮政总局下达的包销体育彩票260万元)。股市实际上也是一种“赌场”,一种变相的赌场,无数人进入股市的心理与进入赌场的人完全一致,都是想一夜暴富,轻松地获取巨额利润。13亿的中国人之中就有数亿人在麻将桌上玩,何尝不是在试赌。

君可知:人一生有时面临许多无法判断的“抉择”,当人们在进行这些选择的时候也都是在赌,把握人生也是赌的方式之一,只是换个名词罢了。

“ 怎么没看见楼梯?”王自言自语地说。我说:“郭 ,我们是来耍大牌,混饭吃的。你去问问哪儿有自助餐。”郭摇头:“我丢不起人!”那你去问问从哪里上楼。“我推了一下王。王摆手:“我不敢。”我只得走到那位“京哥”面前,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他同伴“压点”。我轻轻地拍了他一下,小声地问:“帅哥,从哪儿上楼?”“没楼梯,这只有一层。”我愣了:“网上说有三层。”“京哥”笑了:“不在这,在X,那有几层楼。”我心虚了,既没听清是什么赌场,更没记住他说的走法,但是不好再问了。想必被其看穿了,他又补上一句:“三楼有吃的。”

“走错了,啜不到饭了。”我拉着她俩往外走。郭用眼瞥着我:“瞧你这没出息的样,至少我们闯进赌场了。”王说:“再转转,附近可能还有。”向右走了30米,出了巷子,就在新王宫正对面的一条大街上,王指着五彩缤纷的靡虹灯说:“到那看看。”嘿!“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是CasinoAnna,它位于HoteldeI’Annapurna安娜普尔纳酒店内。好大的排场!门卫,侍者八人列队两边,王敞开靓丽的夹克衫,2尺8寸的腰围上,挺着鼓鼓的腰包,紫色的太阳镜挂在圆润的脸上。我和郭在她两旁,就如同陪送贵妇人。王若无其事,大摇大摆,直径而入,我俩只得向两边人点点头。

我们直奔三楼,郭笑了:“有吃的。”我们在住的宾馆每个人是吃过2个韭菜盒子及双份荷包蛋晚饭的,此时此刻是“眼睛大,肚子小,看得下,吃不了。”何况已经是夜里11点了,没什么更多样的东西了,我们只夹了几块黄瓜,至于饮料和冰激凌我们转了两圈没看见。却看到两位身强力壮的侍者架着一位喝得醉熏熏男子下楼,那男子肯定是输得很惨,借酒烧愁,愁更愁。这赌场几乎看不到中国人,或黄色人,多是白人。

我们三个老太太,在异国她它乡一夜闯进两座赌城,这两家都是最大的赌场。先去的CasinoRoyale曾经是拉纳首相的宫殿。有免费饮料和自助晚餐。可惜我们没吃到。后去的CasinoAnna。够牛的吧。回来后,你猜罗布说什么:“我没白认识你,刘阿姨,我服你了,哈哈。”

其实不然:

一.不知,到尼泊尔后1周内进入赌场,凭机位票和护照可以拿到200印度卢比作为赌资。

二.不知,可以畅所欲“赌”,一个筹码才160卢比,大约合人民币12块钱的样子,100人民币可以买一把筹码。用王的话说是:爽死了,花300块就可以玩整个一晚上了。要知道,澳门是100块一个筹码的,服务还没有这么好。

三.不知,从赌场出来,有车免费送你回住处,不用自己掏腰包。


我自己没有一丝赌博功底,我曾经看过《赌场传奇》讲述:中国小子赌闯世界。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没有赌场,中国也不例外,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这里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只有中国大陆是明确禁止开设赌场,但是在我们周边国家却把赌场开在边境线上,每年都有上千亿的资金从我国流入这些赌场。

所有的国家开设赌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外国人的钱,事实上也赚了无数我们中国人的钱,中国人是世界上各大赌场争相抢夺的一个重要客源。在南非的赌场有句话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人的脸庞就是在赌场最好的金卡。”中国人的赌性是最疯狂的,在世界各地的大赌场,赌的最疯狂的非华人莫数。

人们对赌博的关注只有一点,就是输与赢。而赌博的输与赢事实上是个数学问题,由于人们不了解这一点,所以赌博演变成了社会问题。虽然“赌博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却不能通过研究其本身来解决。如果玩赌的人都认清了这个数学问题,赌博就再也不成为问题了。

赌博的结果就是输输赢赢,但为什么庄家和赌场能“久赌必赢”,赌客却只有“久赌必输”呢?这可能是无数赌客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的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我奉劝人们不要赌博。


同为游客

在国内,凡属别的国家来华者,我们统称其为外国人,“老外”。当我们四人,与其他国人不约而同到了尼泊尔,尼泊尔人称我们为外国人,其中多数是“tourists”游客。

同为游客自然会有接触,由于种种原因彼此之间有很多差异。我在心理是做好准备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敢说为国争光,最其码别给中国人丢脸。现就在尼泊尔短短的逗留期间的几件小事聊以自慰。
   
     中午,在纳加阔特住所的宽敞餐厅里,我们坐在靠窗的四方桌耐心地等候着,知道尼泊尔上饭菜是非常的慢,尽管只有我们一桌,点的只是尼泊尔套餐。好在有阳光照着,透过明亮的落地窗,平视可见远处的雪山,俯视可将金黄色的油菜花收为眼底。我们很暇意地坐在这个四方桌,旁边有一张长桌摆有十来个椅子,当然餐厅还有很多其它的桌子.



下午,一帮“老外”(我习惯这样称呼)坐在那张长桌的椅子上,而靠窗的四方桌空着,我和王正想坐下,椅子上有一个双肩包。“莫非有人占了位子”我心想,没着声,仅仅是用眼飘了一下,若大的餐厅只不过是我们和刚来的这批“老外”。我想问一句:“This bag is who?”,话没出口,却听见一声吼叫,“No!”,一个凶悍的中年男子摆手。哦,是他的包?还是他替别人占位子?不用这样吧,他旁边就有空着的椅子,他那么些同伴的包有放在地上,也有放在身后椅子上的。

我和王转身在后面另外的四方桌坐下,那男子侧过身子,还是恶意地瞪着我们许久。“怎么了?”郭来了,她感觉到我们沉闷,她也看到那凶险的男子。王说:“他把包放到椅子上,又不是没处放!”郭问我:“你把他的包拿下来了?,你跟他吵起来了?”郭有些纳闷,她知道我的脾气。王说:“刘姐什么都没做,没啃一声。我气得很,我不会讲英语,不然要把他骂一顿!”夏说:“算了,又不会说英语。”是的,论事咱有理,论说咱的英语不行,论吵咱要忍,别让人家看中国人失身份。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饭后,我去饮水机取水,狭窄的过道,被那彪行男子挡住了,他用挂在墙柱的公用电话讲话很久了。我想说:“Hello, sir. Please let me by.”

但是不想惹事,只好一手举着杯子,一手捂住肥大的冲锋衣,侧身而过。那混账猛然转身,一手撰着话筒,一手去摸他屁股后的口袋,觉得是被偷了钱似的。他这种反感举动,激起我的伙伴极大愤怒:他凭什么看不起中国人!要知道我们在尼泊尔不论是在街上走,在商店买东西,还是在景点游览,当地人或外国的游客都会说:“Are you Chinese? China good.”

次日凌晨看完日出,我和王先下山,站在面包车边等夏和郭。王看到那缺德的男子一伙人也下来了。“是祸躲不过”果真,司机说让他们先上车,等送完他们再来接我们。" No way! We come first."我断然拒绝。王看我急了,忙说:“"不行!我们先来的."可能那帮人也是坐这辆车上山的,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4-5个人一下子就上了车,还有几个站在车边。我火了:“No way! We came first, today we want to Patan, Kathmandu."停车场的几个司机围观,我顾不上什么身份,什么面子,不能让人家认为中国人好欺负!王说:“他们那么多人,昨晚先上他们的饭菜,我们等了俩个多小时。这会他们先回去,那我们要等到中午才能吃上早餐” 。

那司机依旧笑眯眯地,站在一旁任凭我使劲地喊:“No!No!!No!!!!”,又过来一个尼泊尔人,不知对那司机说了什么,只见那司机做了一个手势,那帮“老外”从车上下来了。郭和夏正看到这一幕。郭问:“又怎么了?”王一手抓住车门,一脚迈上去,说:“上车,刘姐你可出了一口气,要是在国内,我也要跟他们闹。”郭捅了我一下:“真有你的,不能让!出来玩,时间就是金钱。”

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一贯独来独往,在国内是“海阔天空,任我游” 。第一次出国门,就有郭、王、夏三个朋友为伴,腰包里揣着美金、人民币及卢比,那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说英语、法语也能白糊几句,起码吃饱喝足,住、行、玩没大问题。我们随说是50-60岁的人,身体免不了有点小病,但是无大碍,我们当不上“大款”,在尼泊尔当个“大爷”绰绰有余。牛得很呢!我怎么会怕同为游客的“老外”呢。

谦虚谨慎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尚若那帮“老外”分两批先走,来回就是四趟,我们将又冷又饿白搭上半天。幸亏我们是先走,当吃完早餐,乘宾馆唯一的那辆面包车离开时,看见路上堆积小山般的行李,一辆大旅游车停泊在门口。郭从司机那得知:行李就是那帮德国人的,顾不上吃早餐,他们也是赶时间去别处。

除开这件不愉快的事外,我们和不少“老外”相处很融洽。瞧,一群印度妇女在奇旺饲养大象那个桥头停足,主动与我们合影留念。她们又说又笑又递上相机。听,这个说::“I have been to China, to Beijing”, 那个说:“I also visited Beijing, Shanghai, Hangzhou” 。她们佩服我们四个老太自由行,她们羡慕我们是中国人。看,这印度三口之家,与我们在一个宾馆同程旅行,胖胖的王心可细呐:“那孩子,从早到晚,一天三餐的衣着及三天外出的服装都不一样。”夏应声:“是有钱人家。”那孩子的父亲,高高的个子,他说:他经常到中国去,他有一个公司在上海。

55岁的郭骑在大象上,被象鼻喷洒得如落汤鸡,她还要求牵象人到河中间去。从有4米高、光秃秃象背甩到水里,其他落水者都是被牵象人拉起,再从齐腰深的水里走上岸。郭是在河中间蛙泳了十多米才游到岸的。“你为中国人争了光!”一位台湾游客挑起大拇指对她说。我忙于给郭拍照,耳边不时听到岸上“老外”的笑声和鼓掌声。当郭接二连三被牵象人托上,经大象不停地摇晃,受大象鼻淋浴时,她时时发出惊叫声,她喜欢这种刺激性的旅游项目,何况花钱不多,每次100卢比。我们三人不敢,王说:“倒给我100万美金,我也不骑!”王被昨日坐在大象上,在森林看犀牛,搞晕了。从此,郭给王起了个绰号:“醉象”。


尼泊尔的历史名城和古都廓尔喀
18世纪廓尔喀

国王服装

您知道谁是加德满都山谷的征服者和现代尼泊尔的奠基者? 是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德。

您知道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德的诞生地在哪儿?在廓尔喀。

您一定还想知道为什么把廓尔喀作为尼泊尔的历史名城和古都。那就请您看看我所汇集的,奠定尼泊尔240年王国史的发祥地廓尔喀有关资料吧:

廓尔喀,Gurkha, Gorkha,Ghurka位于尼泊尔中部地区,在加德满都西北80公里处,海拔1500米。廓尔喀原是尼泊尔的一个部落,祖先是印度人。起源于十四世纪的北印度月亮族契托尔王朝,这个部落相信自己是月亮所生的。廓尔喀即是牛的保护者,他们信仰印度教,不愿意改宗伊斯兰教。先是一个刹帝利种姓中的切特利亚种姓征服了该地区,后来印度的另一个刹库里亚种姓又征服了该地区。

1559年,一个叫做德腊伍亚.沙阿(Dravya Shah)的廓尔喀军人,在尼泊尔西北甘达基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谷塔哈为中心的小小王国,被称为廓尔喀沙阿王国(实际上是公国)。他在位11年,东征西讨,奠定了王国的基础。

那时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了王朝,但境内一直四分五裂,存在着众多小邦国。15世纪,形成了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三国鼎立的局面。除了这三个大国外,还分布着许多弹丸小国,各国彼此纷争不已,就这样过了几百年。

与此同时月亮族人与当地土著逐渐融合,形成了廓尔喀人。廓尔喀王国已经兵强马壮,具备了统一尼泊尔的实力。1743年,普拉特维.纳拉扬.沙阿发动宫廷政变,取代了在政变过程中病故的父亲,自己成为廓尔喀沙阿王国第10世国王。18世纪中叶,廓尔喀王普拉特维.纳拉扬.沙阿率领挠勇善战的廓尔喀兵,由廓尔喀东进加德满都河谷,征服了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三个小国,结束了尼泊尔的"三国时期"。於1768年9月统一了尼泊尔,普里特维迁都到加德满都,廓尔喀王国成为尼泊尔王国,沙阿王朝建立。

沙阿王朝(Shah Dynasty,1768-2008)是尼泊尔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起先沙阿王朝在政治上有较大成就。它实现了尼泊尔的第一次完全统一,奠定了现在尼泊尔的版图,是尼泊尔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但其文化成就不及前代马拉王朝。

沙阿王朝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廓尔喀人曾于清乾隆年间两度攻入我国西藏。他们国家曾经遭受过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923年,英承认尼泊尔独立。在世界各国军界人士心目中,最为有名的也许要算它那骁勇善战的民族———廓尔喀人。主要来自英军的廓尔喀部队,1997前曾经在香港担任驻港英军。印度也有廓尔喀军,他们曾参与中印战争、印巴战争。

沙阿王朝统治后期已经使尼泊尔沦为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列(1971年被联合国评定为最不发达国家)。

尼泊尔国内时局长期动荡,党派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2001年6月,尼王室突发血案,比兰德拉国王等王室成员遇害。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国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立国达240年之久的沙阿王朝宣告结束。

如今尼泊尔人口中廓尔喀和尼瓦尔族占80%以上,廓尔喀作为尼泊尔的历史名城和古都,已经是尼泊尔国家的县级行政和商业中心。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与沙阿国王有关联难说是福是祸。廓尔喀这个镇是反政府武装的首要袭击目标,从阿布卡利尼开始,我们看出公路沿途布满军队检查站。听说在政治动荡时期,廓尔喀常常宵禁——晚上离开旅馆之前务必问清楚。

综上所述,您再听听我在廓尔喀看到了什么?

廓尔喀既然在尼泊尔历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统一尼泊尔前,已建240多年的沙阿王朝王宫,想必很有看头。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按旅店人指点,从一条不起眼的小径---山下的石路而上,阶梯修得很整齐,足够四个老太太排列一横行。除了少许行人外,没有别的游客,周围环境一片寂静。有了在巴德岗的教训,我走路尽管有说有笑,但是眼睛始终盯着路。有2-3块石板有两个拳头般大的洞,另有一块石板正中间的洞,足够让人掉下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挺大挺深的洞。我不假思索地说:“怎么不修一下?回来时要小心。”夏答:“没钱呗。”王说:“我要是有钱,不但请人修,还要搞个揽车,我最怕爬山。”郭说:“我没钱,要是有点劲就去搬块石板盖上。”这不是费话,因为我们为路人担心。中国和尼泊尔仅仅一山所隔,两国人民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尽管山路两边的房屋多为砖砌的楼房,来往的学生身着整整齐齐统制校服,脚下是尚好的皮鞋。但要从国家的实力及国人的经济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走到V字路口,还未见任何建筑物,“往哪里走?”我在前面问。郭说:“往左走!”王呼赤地喘气:“郭姐,这右边有个门---”郭满不在意地说:“从左到右,包个圈嘛。”走着走着,夏喊:“有城墙!”可是离那还有八丈远。我说:“瞧你领的这路,连个问路人都没有。”王说:“那门上面,还有房呢。”郭并不理会:“太阳落山了,快来看。”由于前面没有树木遮挡,我们已经爬了1000多台阶了,站得高,看得远,确实好看。煞费苦心挺值得。

终于爬上了山崖了,可是在城墙后面。“嚇,雪山!”夏又叫了一声,原来廓尔喀王宫古堡就在市北喜玛拉雅山脉的南面,仿佛咫尺之远。四周很安静,只有风呼啦啦的吼叫声,红红的一抹夕阳照在金色的雪山上,让我全身的血液沸腾,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峰群!傍晚的夕阳照在远处的雪山上,白皑皑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全身下,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在夕阳下变幻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置身于若隐若现的梦幻中。这里就是廓尔喀,这里就是沙阿王朝神秘的发祥地。

本以为能见到高耸雄伟的庙宇,像欧洲山峰上的古堡,然而有些失望。我们终于见到了所谓两千多年前的遗迹老王宫:一处低矮的方池,地上洒满祭祀的鲜血,木框吊起铜铃,供信徒在祈祷后敲击,破败得让人难以想象当年的辉煌。池子后方的遗迹被改造成了公共厕所,充满令人泄气的嘲讽意味。守卫人要我们买票,每人100卢比。“网上说没门票。”我对正掏钱的王说。郭用手一指走动的军人说:“你没看出吗,这儿是军队驻守。”。天快黑了,我们不敢再进去看,仅在此逗留片刻,四周安静得略显凄凉,树林郁郁葱葱,鸟鸣山幽,除我们以外竟没有一个游人。我不禁想:如果有一天,已被赶下王位的沙阿后人来此凭吊,看着这残败宫墙,萋萋荒草,定会“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吧!

脚的不适让我感到恐惧,仿佛地球变成了只剩周围这座老王宫,我再一次看了看暗处的雪山,她象一位慈祥的老人,却又带着一丝狡黠的笑,端坐在我的面前,心中一颤!我再不敢来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我只是地球上一颗小小的尘土,转瞬即逝,生命那样苍促。而我虽说老了,但是我的存在还是那么美好!包括每天呼吸的空气,浸润的雨露和阳光!。

您看到这,有什么想法呢?我写的怎样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加德满都山谷的征服者和现代尼泊尔的奠基者-----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德,他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清醒地认识到尼泊尔的国力、地缘和政治情况。遗诏中叮嘱继任国王,努力搞好和中国、印度两大国的关系。他的名言:“尼泊尔是夹在中印两块石头中的一个山药蛋”,至今仍被尼泊尔各派政治家普遍认同。让我们共同为发展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而尽力而为吧。


尼泊尔人心地挺善良

廓尔喀冬天中午的太阳依就烤人,我穿着单衣到对面的马路边向一位青年女子打听:“Miss, I am a Chinese, this nearby has the hotel?”,她手指向的地方就是郭已经交涉过价格较贵的,我摇头并说想找便宜的旅社。她说了几句,我也不明白,要知道我在高中上的三年英语早就丢掉了,自己张口说还凑乎,人家一说,我就傻眼了。那女子一身淡雅的衣着,挎包挺时尚,看起来象是受过教育的。她淡淡地笑语:“Go with me”,这句我听明白了,就跟她往前走。

大约走了500多米,在一个小巷口,她带我进了一间屋,上楼。我心想:“就是这么小的旅社?”只见她隔着栅栏向里面的工作人员递交一份东西,并示意我在屋内的条木板凳坐下等她。我不想问她,一是人家有事要办,二是尼泊人都很善良,这大白天,这屋不时还有进来的人,我都跟他们打招呼:“NAMASTE”,也都得到回应:“NAMASTE”。

    我觉得那里好象是办理什么证件的地方,里面有三个工作人员,但是比咱们国家办事还慢。我不时地看表,早就坐不住了,足等了二十多分钟,那女子回头看了我几次。我跟她说:“My friends are looking for a hotel, they did not know have come I to here, I must go back tell one, Would you wait”。 我的同伴们不知道我去找旅馆,得回去说一声,于是请她在那儿等我。

我返回原地时,离我们包的车有二十来米远,就看见王、夏还老老实实地坐在汽车里,我忍不住边走边笑:“对不起,让你们等久了,我没找到旅店。”“谁让你多事,我与下面的旅馆讲好了”。郭说。我说:“人家还在等我,我得去说一声。”郭说:“不要去了,她等不到,会走的。”我急了:“咱们中国人说话要算数!”郭用手抹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那先把车开到下面的旅馆,我陪你去” 。

太阳当头照,汗把衣服都浸透了,郭沙哑地说“你真是找事做,刚说找不到住处,这会又说找到了,我得陪你一起去跟她解释一下。”好高的上坡路,有一里多远,我又急又累,记不清是哪条小巷。再往前走了点,听见有:“Hallo”,是她,她果真在等我。郭忙上前跟她说话,为了表示谢意我将飞机上发的三小袋食品塞到她手里。经我要求她留下地址及电话,她的名字叫Sabitri Thapaliya,可惜没有E-mail。

我这一折腾俩个小时就过去了,王说:“赶快去古堡吧。”我们爬到半山腰,突然间看见那位Sabitri站在路边,没想到又遇到她,或许是她料想到我们会去古堡,特意在等候。她说这儿是她妈妈家,顺着她手指着的路边一栋两层红色砖楼,我们看见站在凉台上她的瘦小母亲。

太阳下山了,返回的路上,我们再次遇见Sabitri,显而易见她一直在等我们。在异国他乡,与素不相识的尼泊尔女子Sabitri三次相逢,是有缘,是有情,是有义。她热诚地邀请我们进屋坐一坐,她母亲也来到我们面前,天色很快就要黑了,夏不肯逗留。一群孩子们围绕在郭身边,郭一边照相一边回放给他们看。我示意:跟孩子们照一张合影。Sabitri拉过两个大约十来岁的女孩说:“These are my daughters。”多巧,她跟我一样也有两个女儿。估计她比我的女儿们年纪还小一点,而我的岁数肯定比她的母亲大了很多。

我请她的母亲、两个女儿一起照相,当夏举起手电筒照亮时,她也开亮了手电筒。由于沿途两边的房子都没电灯,偶尔有点亮可能是烛光或是什么,路灯更不用说是没有,她肯定是为了等我们有所准备的。告别时我一把拥抱了她,说:“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回到旅店,刚要吃晚饭,郭就说:“糟糕,眼镜丢了,我把它挂在背包边,可能给孩子们照相时挤掉了,我得回去找。”我知道郭视网膜拖落,做过手术,离不开特配制的偏振镜。“我陪你去吧?”我有事时,正在气头上的郭都跟随着我去跟人家解释,如今她有事了,理应我得奉陪。“不用,我自己去找。”我因新鞋不适,脚很痛,下山路上是夏打着手电,王搀扶着,郭拉着,我晃晃荡荡,好不容易才下来的。“天那么黑,又要爬那么远的山,你一个人哪行?”我不放心。“没事,我胆大”,郭走了。我知道她很倔强,没眼镜很难受。可是到哪里能找出,我觉得没有希望。我在江西婺源照相时,背包挂掉了一块带日历及星期的坤表。那表对经常旅游的我很心疼,大白天,就在路边都没寻到。现时的我,如果丢了金子,断然不会去找,我硬是一步都走不了,如同大海里摸针是不可能找到的。

半个多小时后,郭回来了:“走到一颗大树那,有一个人问上山不,我没去,找不到”。王看着郭,倦意地说:“刘姐有电话号码,让旅店打给那女的,请她帮忙找找。”这个点子出得好。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旅店老板告诉我们:那女的回电了,说没找到。事后我从郭那得知:“Sabitri接电话后(已经回到自己的家),就打电话给母亲。她母亲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打着手电,在上下山3000多阶的路上仔仔细细地搜寻了一番,没找到。”郭叹了一口气:“刘,你尽惹事,不遇到那女的,不照相,眼镜就不会丢。话说回来。你认识的那女的,长得挺标致的,起码有1.65米高。”我怕她埋怨,开个玩笑:“你喜欢上她了?”郭扑吃笑了笑:“尼泊尔人心地挺善良!”

巴德岗

当车驶向巴德岗(Bhadgaon),尼泊尔语意为“皈依者的城市”时,路边的小岗亭索要门票,每张100卢比。郭下车,并把我们的护照递上:“We are Chinese.”。工作人员翻阅了护照,用手指着路对过的广告牌,说:“See, 100 rupees.”。哦,我明白了:原网上说的对持护照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包括中国人)50Rs已过时了。不仅仅如此,象小费可给5-10Rs,什么住房一晚300-500 Rs,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在这日新月异年代,信息赶不上涨价。不给小费,人家就站在那不走,给了小费50Rs,人家就站在那不动,掏出100Rs,人家就接钱走了。

司机把车停在塔乌玛蒂广场(Taumadhi Tole),我们选定广场旁Sunny Guest House阳光宾客屋酒店,它是巴德岗比较出名的旅馆。一晚27美金,虽然贵了点,但包一顿早餐,装修得非常有当地特色,我们就算是感受了一下,很不错。通过雕刻精美的木窗可以看到南边的景致。站在旅馆的屋顶可以俯瞰Taumadhi广场。晚上不吵,但是早上4点多就会被吵醒了,因为对面有一个大钟,当地人零散的到广场上去敲钟,然后拜拜,给自己点上提卡。

五层三十米高的尼亚塔波拉寺(Nyatpola Temple)在广场上非常醒目。正面石阶两侧从下向上分别摆放着守护神的石像,传说中的大力士、大象、狮子、狮身鹫首的怪兽和女神雕像,每一座神物都比它下面的动物大出十倍的力量,最下层的大力士加亚马(Jayamel)和帕塔(Phattu)的力量又比凡夫俗子大十倍。我有恐高症,当我错误地从中间石台阶往西迈步时,“那不能下!”王高声喊叫。我差一点坠落到离下节足够五米高处,“你救了我。”我感激地说。尚无她,我肯定会摔坏,轻则脚受伤,重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我毫无防备。这对一直是独来独往的我,敲响了警钟,外出旅行还是结伴好。

我在广场上一天之中喜遇两次婚事,不论是鼓乐队吹打,还是民间艺人演奏,非常热闹的场面引起游客“长枪短炮”齐发。我跟随花车,随意按快门,居然还拍到新娘靓丽的容貌。

我喜欢这座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游客相对较少,历史遗迹保存的很好。作为尼泊尔曾经的首都,古城中心由三个广场组成,它们分别是:杜巴广场、陶玛迪广场和塔乌玛蒂广场。杜巴广场是巴德岗的第一大广场,它与加德满都和帕坦的广场相比更为宽敞和开阔。众多的古寺庙,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杜巴广场的主要建筑物,当然就是老王宫了,宫殿的墙壁是白色的,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曾经拥有九十九座宫院,精致的亭台楼阁和花园水池,规模庞大的皇宫(Royal Palace),由于地震等沧桑岁月的洗礼,时至今日皇宫的宫院仅存七座。

     55窗宫(55 Window Palace)建于1427年,是一座四层砖木结构的宫殿。以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而闻名于世,故得名55窗宫。是国王甄选过夜妃子的地方,佳丽和明月都已是过眼云烟。

    金门是通往55窗宫主院的入口,有军人驻守在门口,金门上装饰有维湿奴神的坐骑和巨蛇图案,下面是四头十六臂的女神塔蕾珠,外观非常漂亮。

      我们虽然可以进入参观,但非印度教教徒不能进入塔莱珠(Taleju Chowk)。我跟守卫说了几句,他允许我站在门口拍了院落。我观赏了附近的纳戈坡克赫瑞(Naga Pokhari),这是一座建于17世纪的皇家水池,周围盘绕着扭曲的石蛇,从鳄鱼魔王口中探出一个山羊头,水流从山羊头倾泻而出。在那我给王拍了张照片。

    老城广场旁的一条小巷内有许多木雕商店,还有名闻已久的孔雀窗。那是一户人家二楼的窗户,精美的雕刻中浮现出一只孔雀的图案。孔雀窗对面的商铺慷慨的邀请我们到他家的二楼,以最佳的视角欣赏孔雀窗,当然也少不了推销他的木雕制品,但如果你不买,他们依旧很有礼貌,这是大多数尼泊尔商人的好品性。我的同伴更是善良的,对举世闻名、价值连城的“孔雀窗”,没有期望非分之物,然而花上600-700人民币买一块木雕刻,拿回家往哪摆设?


昌古纳拉扬寺

由于巴克塔普尔Bhaktapur,这名子绕口,我习惯叫它----巴德岗。她是加德满都谷地的第三大城市。加德满都到巴德岗公共汽车停站较多,每人5-6卢比;中型汽车停站较少,每人10卢比。一般来说加德满都到巴德岗14公里,出租车600Rs,巴德岗到昌古纳拉扬神庙4公里,出租车来回400Rs,小计不过是1000 Rs。而我们与宾馆商恰包车却要2500 Rs。面包车从加都直奔昌古纳拉扬寺Changu Narayan,它位于加德满都市区东方约20公里处,寺庙坐落于海拔约1540米的山巅,是谷地中著名的寺庙,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四人是第一批到那里的。昌古纳拉扬寺虽然规模不大,如今的建筑是在1702年的一场大火后重建的。但是它历史悠久,是尼泊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早在4世纪的李查维时期,昌古纳扬寺便已存在,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对我这位游客而言,是对建筑、传统工艺颇有兴趣的,那就不能错过这里。这座双层屋顶的神庙至今还保存得非常完整,无论建筑外形或细节方面,仍然是无比的精致和秀美,显然是一座典型的纽瓦丽人建筑,镀金的大门在灼灼阳光下泛着金光,无关年代的久远。只是每扇大门都紧紧闭着,(只有一门是敞开,非印度教徒不得入内。)看不到里面的任何物件,我的好奇埋没在它的神秘之中。

    千余年的历史在古寺院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诸如石刻、立柱、铜饰、木雕等,有相当多都是极富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而透露出些许斑驳,却丝毫未减损其美感,甚至因此而增添了古韵。想必每处都是有着典故的,可悲的是我对尼泊尔文化了解太浅薄,无从得知。

我们在那逗留了一个小时后,才看到一车的德国游客来。


初到加德满都   

登上飞往 尼泊尔的飞机,尽管仍然是中国的东航,路过 喜马拉雅山 时 我坐在左边中间位子,恰是机翼,看不太见。心却随云潮滚滚,记得我在北京第 34 中学上高中二年级, 1961 年 9 月底 ,学校组织我们在长安街夹道欢迎尼 泊尔 国王马亨德拉访华,我很清楚得看过站立在敞蓬车上的马亨德拉国王及王后。中尼两国多次会谈,达成边界协议,正是中尼两国的友好关系,我们这些普普通通老百姓才能回访马亨德拉国王的家乡了。我来 尼泊尔不光是旅游,我也要充当传播 中尼两国人民友好的信使。

尼泊尔 国王马亨德拉像框
     一踏入尼泊尔土地,我的心反倒平静了,没什么,别紧张,拿着护照及全英文的入境单,排队走到检察官那。我说了一声:“ NAMASTE ”,顿时迎来回声:“ NAMASTE ”,借此机会试下英语:“ China and Nepal are good friend.”” Nepalese people are very good” 检察官笑了,“ Welcome to Nepal to ”就这样我过关了。不知郭胜霖是怎么白糊的,她早就过去了,用手招呼我给她拍照。王和夏一声不吭,也很平淡地过了。

王眼睛尖,指着马路对面一些人说“那人举着牌子,有我们四人拼音名字。”“该你上阵了。”我拉了一下郭胜霖。她还真不行乎,坐到司机驾驶室那,我们三人不适应他们是左行驶,拉不开车门。郭胜霖英语开场了,断断续续地居然也能和司机搭上话,我心想幸好带上她。

加都机场到宾馆路很窄,灰多,路边很多拉圾。王和夏带上口罩,警察带着口罩,也有极个别的尼泊尔人带着,式样跟咱们不同,颜色是黑的。面包车在弯曲的巷子蹿着,第一感觉就是这种。难怪有人听我说去尼泊尔,嘴一撇:“到哪里去不好,亏你想去那么落后的国!”

     面包车左拐右转,似乎走到巷子尽头,突然驶入一幢花园般的宾馆 HOTEL  MANASLU ,是旅行社安排的定点住处,后院还有洁净的游泳池,郭说:“可惜没带 迪 比尼 。”

顾不得收拾行李,郭问前台:“ Dupont square is? ”答复:“ Very near, ten minutes. ”。 郭说:“杜邦广场很近,十分钟就到了。”我说:“先换钱,刚才没给司机 、 宾馆服务员小费,总不能不买门票吧?”街上很多换钱的店铺,看了外边墩着的牌, CNY to NPR 12.35 。郭 、 王 、 夏三人进去,我站在门外。来 尼泊尔之前看了很多网友写的:“在樟木兑换 率高 11 点多,其次是加都 8 点多,其它地方就更少了。但是夏从飞机上的邻座 尼泊尔青年,(在中国西安中医学院留学,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已知最近的 兑换 率涨价了是 12.65 。尼 兑换员在计算器敲出 12.45, 郭一声没响 , 王掏腰包拿出 2000 元兑换了 14900 卢比。我心想:郭到那儿都好充“大爷”,那棉花糖 8 块钱不还价就算了,是国人嘛,在国外也用不着这么慷慨解囊吧?王说:“只少 400 卢比,合人民币 32 元,每人少吃一个棉花糖,小菜一碟。”。我问夏:“你怎么不吭声?”她笑了一下。

郭在前边走,不时停下来问路人: “ Dupont square in what place? ”我估计百分之百的行人都听清我们强调的“杜邦”两个词音。有会说英语的,自然也有不会说的,不论问到谁,都是很热情连说带比划告诉我们。无奈我们分不清方向,转来转去,又回到原地。我花 300 元买的(打折 600 多元)《骆驼》牌及小夏实价 700 多元《耐克》新鞋,都让我们的脚受不了这“一补”。王不时停歇等我俩,说了几次:“你们再买双鞋吧!”可怜的天呀!足够 40 分钟才找到杜邦广场。人家说:“泰米尔离 杜邦广场很近,十分钟就到了。”也没错,因我们 返回时搭的 100 卢比, 十分钟就到了。

杜邦广场是 尼泊尔的 世界文化遗产, 至少有三处(我留意观察)收费处,有的还架设铁拦杆。我们并非想逃票( 门票200Rs) ,但是眼见得很多白人肆意走动,我们也犯不着 当“大爷”,就贴近人群进去了。 杜巴广场交通混乱,穿梭摩托车,擦肩人群,过于吵杂。来尼前王对我说:“我不带相机,你给我照。”我说:“到那咱少照相,多用 眼精看。”嘿!眼球都不听使唤,更何况我们都是四眼(阳光强,带着墨镜)。太壮观了! “ 杜巴”乃”宫殿”之意,尼泊尔为多种族国家,约有24种大语系及100种方言,在历史上多为位于加德满都谷地的纽瓦丽族(Newars)统治大局,分布在各地的“杜巴”也都是由纽瓦丽族各小王国所建。这类以木石建造的纽瓦丽建筑,让我对其工艺与美学惊叹不止。

大天神湿婆是无数显像中最恐怖的形象,他至少有六条手臂,各持不同法器,其中一个是用骷颅做成的酒杯,他在尸体上跳舞,头戴骷颅冠冕,用蛇做耳环,血盆大嘴中露出巨大的利齿,愤怒的巨眼暴射出凶光,展现出毁灭一切恶灵的神力,并威吓所有心存邪念的世人,据说在他面前说谎,会立刻死于非命。我不敢随处给同伴照相,只不过眼见之处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按一下快门。原打印的资料也顾不上对照,匆匆忙忙地就象看走马灯。

有一处我记起网上:“门口坐着很多妇女,手里拿着女活佛照片”我拉着王就进入库玛里庙,满院站立的人群鸦雀无声,在静静悄悄地等待,能看到女活佛吗?谁心都没底。我刚端起相机,就见几位挥手示意“ NO ”。 王说:“我去喊她俩。”郭、夏刚进门,女活佛就亮相了,人们不约而同地鼓掌,我还没定过神,她就从窗口消失了。身后传出一声,“ Elle était pale 。”(她脸色苍白。)我回头看,是一位中年女的。我脱口而出:“ Vous parlez fran?ais? ” { 你说法语? } “ Oui, nous sommes les Parisiens.”(是的,我们是巴黎人。) 她指着那已关闭的窗户,用手在脸上比划了一下 ,“ Pauvre fille! ” 。“可怜的女孩 !. ”我重复了一遍。

当今世上有真正的“活女神”只有尼泊尔。几百年来,库玛里女神都来自平民家庭,退休之后又回归民间。担任全体尼泊尔人共同的活女神,拥有超出常人的冷静和无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到挑选 库玛里女神 的时候,数百户人家将自己的女儿送到神职人员那里,争相角逐这象征着荣耀和富足的职位。但到 2001 年,当皇家神职人员又开始寻找候选人时,只有 5 户人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出来参加挑选。而按照传统,库玛丽女活佛须等到第一次经期来临后才退位,一旦失去库玛里女神的光环,她们的生活立即变得真实而残酷。

次日,免费的早餐挺丰富:两个软黄煎鸡蛋,两片烤面包,一杯咖啡。吃完就得走人,这也是旅行社签约的。我们拿的行李太重,想出点钱先存在宾馆,人家不肯。再包一间房放行李呢?太贵,75美金。坐公交汽车?昨晚已见分晓,汽车站远,人多,车顶上都坐着人。王夏两位“少奶奶”每日要精细打扮一番,光是化妆品就是十多种,“包车,带着行李!”夏女士开腔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不丹旅游网 ( 蜀ICP备05017846号 )

GMT+8, 2024-5-17 13:15 , Processed in 0.4060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瑞升旅游

© 2010-2014 关于瑞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