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旅游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路同行 - 瑞升客人博客之九(1-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转自:一路同行的BLOG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1-9)走过国境 尼泊尔印象)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1)进藏之路
    暑假来临,早早计划要去西藏看看。我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如果再不去,恐怕身体就要成为障碍:03年我开始血压有点高,由于坚持吃药,保持的还比较好。6月份学校组织体检,做心电图的大夫告诉我属于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等等。为了出行,我两次到心血管医院体检和咨询,大夫体检后觉得还可以,于是我取了心痛定、硝酸甘油等保命的药,开始西藏之旅的准备。

    首先在网上搜索了旅途的路线,由于学校到7月中旬才放假,西藏线路价格大涨,院里去过拉萨的李老师说已经到了西藏,还不如就近到尼泊尔看看,于是我在北京的旅行社中搜索西藏、尼泊尔之旅的行程,终于找到了中广国旅。而7月20日是西藏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大批官方人士和新闻记者都涌向西藏,这期间布达拉宫暂停对外开放,我们只有25日才能出发,于是我提前20天办了手续,(也幸亏提前,有许多同行的游客买不到回程的车票和机票)。我们的行程是坐火车进藏旅游,后坐越野车经中尼公路到樟木口岸步行过友谊桥进入尼泊尔,旅游结束从加德满都乘飞机到昆明转机回北京。(详细路程后附)

    到西藏旅游最担心的还是身体反应, 为此,我从网上购买了红景天、高原安等藏域出 产的舒缓高原反应的药品,又购买了氧气瓶、氧宝和西洋参含片,在出发前一个星期开始有计划的服用相应的药丸。

    其他出行的装备网站上都有详细的介绍,由于到西藏和尼泊尔的气候相差较大,所以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购了所带物品和出行衣服。

    从网上看到尼泊尔有可能招虫咬得疟疾和霍乱,7月20日我们又到天津出入境防疫检测站购买了霍乱疫苗和治疗疟疾的药品并办理了防疫证明。7月23日,旅行社发来出团通知,7月25日晚8点零九分我们乘坐北京西到拉萨的T27专列开始了为期18天的西藏、尼泊尔之旅。

(第一天7月25日、启程前往西藏                             餐:- - -    住宿:火车上

从北京西站乘T27次列车拉萨(晚20:09分发车,全程3753公里,行驶约44小时)沿途欣赏自然风光。)

(第二天7月26日、火车上                                  餐:- - -    住宿:火车上     

沿途经过5大青藏景观带——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和那曲到拉萨景观带,欣赏独特藏区风光。列车实行弥漫式供氧,以西宁海拔(2300米)含氧量为供氧标准。)

26日早晨列车驶进甘肃境内

这是一个沙雕的旅游景点

看见了我们的火车头

沿途有许多风力发电的风车

下午1点火车驶近兰州

下午六点列车驶过美丽的青海湖

(第三天7月27日)、抵达拉萨     餐:- - -    住宿:拉萨指定酒店

    欣赏青藏高原风光(途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唐古拉山、那曲、当雄,下午16:00分抵达圣城拉萨)火车站接站,随后酒店,适应高原气候。火车站30 Km,约30分钟*温馨提示:抵达拉萨后请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分紧张担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预高原反应最好的办法。不要沐浴,多饮水,勿暴食多休息,当晚不要洗澡。)

    27号凌晨1点18分,火车到达格尔木车站,我们来到站台,拍下了值得纪念的留影。

    2006年7月1日,一个注定要被写入历史的日子。这一天,西藏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被改写。1日,青藏铁路庆典“青1”和“藏2”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出发,火车第一次驶上了青藏铁路。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0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日零时31分,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拉萨。从1日11时05分发车至抵达拉萨,“青1”次列车沿途经过45个车站,历时13小时26分钟。进藏和出藏列车先后启动,高原“天路”全线通车

    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缺氧的情况,青藏铁路公司将尽全力在列车车厢内营造舒适的“内部环境”,车内共设置了两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弥散性供养方式,类似“中央空调”,这将使整个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以上;另外一套供氧方式是旅客座位旁边设置的氧气面罩,若旅客感觉车厢内依然有缺氧状况,就可将氧气面罩摘下来直接吸氧。

    唐古拉火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唐古拉车站建成后将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车站由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

    错那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是一个信徒经常会来朝拜的“圣湖”:每到藏历龙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就会四面八方拥来错那湖朝拜,所以,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错那湖是一个“神湖”。祭祀“圣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相当于中原地区)汉朝时期。传说它曾是西王母的沐浴之地。错那湖是怒江的源头湖,海拔480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唐古拉山山脉南部河溪均汇入错那湖流入怒江。在安多,夏季的错那湖,湖内绿水清漪,鱼儿跳跃;湖边远眺,卓格神峰隐隐作态,山水相映,是安多及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腹心地带,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黄羊、岩羊、雪豹、雪鸡等大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因此在茫茫的羌塘草原,在雪山脚下,在湖畔、谷地,随时都会有野生动物出没。

    列车到达那曲站,海拔4513米,当我下车转转时,突然发现脚底下有些发飘,这可能就是高原反应了,车上有些小姑娘吐了,同车厢一位50多岁的大姐头一直疼,什么东西也不想吃,看来我们早有准备,还算不错。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羊八井,即羊八井镇,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0.06兆。附近一带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青藏、中尼两条公路干线分别从热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交通尚为方便。


   7月27日下午四点,我们到达拉萨

     晚间从新闻中,我们看到许多藏羚羊迁徙途中几乎与我们同时擦肩而过穿过青藏铁路。

                 (以上照片大部分是在飞驰的列车上拍的,图像不太好)

      北京西开往拉萨T27次火车时刻表

资料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由西宁至格尔木段和格尔木至拉萨段合成,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沿线地质复杂,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全线桥隧总长约占线路总长的8%。国家总投资262.1亿元,原定工期6年。设计运送能力为客车8对,单项货流密度500万吨。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铁路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全线投入20亿元用于环保工程,主要用于途经地区的草甸、灌木丛地带的植被移植养护、修建30处野生动物的通道,以及进行冻土区植被恢复试验研究。

    从青藏铁路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有着“亚洲脊柱”、“龙脉之祖”之称的昆仑山高大雄伟,平均海拔5500米至6000米,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也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昆仑神话的摇篮。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素有“高原动物王国”之美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雪域铁脉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进入藏北地区和当雄大草原,途经水雾氤氲的羊八井地热带,最后到达神圣“日光城”拉萨。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2)拉萨的魅力
(第四天7月28日、市内参观                                餐:早中晚   住宿:拉萨指定酒店

参观世界上最高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门票100元/人;游览时间约1小时),是历代达赖的驻地,也是过去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共13层约117米高。下午参观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大昭寺(海拔3650米;门票85元/人;游览时间约1小时),寺内供奉由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起运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塑佛像。游览结束后自行去往八角街这里大都是销售当地和尼泊尔、印度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地方。)

    虽然我们是在北京报的名,可到拉萨后就并入地方的拼团,而且是一天一拼。

    接站的司机将我俩送到尼玛县驻拉萨办事处的招待所,该所位于拉萨的最西端,由于是去年才开的,还比较干净,可想不到晚上11点就停水了,冷热水全停,连厕所都无法冲。办事处没有餐厅,合同中的早餐成了问题,经交涉28日早晨来接我们去参观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导游将早餐带来。

7月28日早晨8点在办事处大厅等待旅游车的到来

    今天是参观拉萨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也是西藏之旅的最重要的参观景点,小雨淅沥沥下了一夜,到出发时才刚刚停下来。由于西藏庆祝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刚刚结束,拉萨的街头很干净,到处拉的横幅标语和摆放的鲜花显示着节日的氛围。不过所有十字街头都有武警站岗,既给安全感,又略显紧张。导游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镜头对准武警,同时今天的两个景点寺内和宫内都不能照相,只能照些外景。

大昭寺广场花坛前留影  

    在大昭寺广场上看到很多藏民正在接受赠送的白色哈达,每个人脖子上都有好几条,原来他们是从遥远的家乡磕长头到拉萨朝拜的藏传佛教徒,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大昭寺,据说每个藏民一生要磕十万个头,才能使来生幸福。

她们手中的木板经过磕拜的摩擦早已变得光滑

这是一个虔诚得群体

到达的喜悦

默默地许愿

人们围着裹满经幡得旗杆顶礼膜拜

广场上的人群来来往往

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和藏民会聚在一起

在大昭寺墙外磕长头的妇女们

伫立在墙外默默许愿的男士

我们从这里排队进入大昭寺

朝圣的人们

作为游客,我也带着一片敬畏的心意

藏族朝圣者从左边排队进去

大昭寺内消防大队张贴的消防注意事项

大昭寺内正在进行部分维修,这是描过的走廊顶部

这里还没有修复

大昭寺金顶(一)

大昭寺金顶(二)

大昭寺金顶(三)

从大昭寺金顶眺望远处的布达拉宫

     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广场上售卖各种旅游纪念品和朝圣用品的摊铺。  

    2008年3月14日,震惊世界的暴徒打砸事件就发生在“八廓街”,如今红色遮阳伞下的卫士正保卫着这片圣土。
                 

                               背上的小宝宝享受着现代的文明
网上资料大昭寺百度百科)

    大昭寺( 中文拼音:Da Zhao Si 英文译音:Jokhang Temple)是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在2001年也被入) 。“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也是几乎每一个旅行者都同意的观点。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清朝时,大昭寺曾被称为“伊克昭庙”。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从大昭寺金顶俯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藏民们神情虔诚地参拜转经。
    大昭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为藏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在大昭寺门前广场上树立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人民的深厚友情,种痘碑(为纪念清朝乾隆年间中央政府向西藏人民传授种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则见证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展开。大昭寺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它也是游人到西藏必游的景点之一。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大昭寺传说

传说一
  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

传说二
  两位公主各自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佛像。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藏民公认这两尊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然后为了供养这么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就开始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

传说三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如果有机会去西藏博物馆,推荐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画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中午吃过到拉萨的第一顿团餐,导游带我们乘车来到布达拉宫侧面,随着西藏旅游旺季的逐渐来临,从5月1日至9月30日,布达拉宫门票需要提前一天预定。

   旅游团队提前一天预订门票时,需出示旅游部门出具的有效单据,国内和国外散客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预订门票。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旅游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态势,而布达拉宫始终是进藏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为了保护好西藏规模最大、式样最全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管理处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后,于2003年开始采取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为2300人的措施。目前布达拉宫每天接待参观人数仍保持在2400人左右。

    所以一下车,导游就将我们的护照或身份证收去,据说进布达拉宫要通过四道关口。早晨还是阴霾的天,现在放晴了,西藏独特的蓝天白云向我们招手,进布达拉宫里面是不能拍照的,于是就多拍点外景吧。

刚开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的主席台还没有拆

在布达拉宫广场和红色标语前留影

感受一下盛典的余温

主席台顶部挂满小彩旗

在主席台前走过的转经人

准备进入布达拉宫的第一道宫门

离主建筑越来越近

白墙红楼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

我们还需要攀登之字型的阶梯才能到达顶端

    西藏的阳光紫外线穿透力很强,等待参观的人群都打开了阳伞,又一次经历世博会排队的感受

    布达拉宫的红宫部分使用了独特的墙体建筑材料叫白玛草,据说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是一种柽柳枝,秋来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在檐下,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颜色。它不仅能减轻墙体的分量、冬暖夏凉,而且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哼哈二将的门神与内地的庙宇很相像

导游们在最后的宫门领取门票

悬鼓

进宫后的平台是最后可以照相的地方

终于要登堂入宫了

在布达拉宫的顶楼外观看拉萨的面貌

从后侧看布达拉宫的外墙

参观完布达拉宫下山的游客

将拉萨和布达拉宫收入摄像机的镜头

再见了,神秘的布达拉宫!

晚间我们观看了西藏大型唐卡式原生态歌舞诗:幸福在路上

希望拉萨的魅力和神秘永远留在心中

网上资料: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建。

  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缘起于公元七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成了今天规模。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干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干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它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因为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徵。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3)天湖纳木错
(第五天、7月29日纳木错                              餐:早中晚    住宿:拉萨指定酒店

拉萨 纳木措 拉萨(往返500KM,柏油路,往返行程约6小时)(海拔约4718米)

早餐后出发赴纳木错,游览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含120元/人,参观时间2小时),远观“光明之神”念青唐古拉山。下午返程,赴羊八井地热景区(自费30元/人)。领略藏北草原迷人风光,观世界罕见的爆炸泉,间歇泉,在五彩经幡飘荡之地,遥望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并可沐浴温泉(自费98元/人),对治疗皮肤病,关节炎,解除疲劳有很好的功效,晚返回拉萨。 )

    昨晚看完歌舞节目已经快10点,旅行社要把我们安排到新的旅店,几经周折我们住进了拉萨东面的“梦茁林宾馆”,接到新导游电话,说明天去林芝,早晨四点多就要打包行李出发(两日游),这个日程不是合同中的安排,晚10点多我们还没住下,早四点多又要出发实在有点紧张,我们便与北京的旅行社联系,终于换回去纳木错的一日游。

网上资料:

    纳木措,藏语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纳木措是第三世纪未和第四世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 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纳木措,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扩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羊年僧谷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一次就感到心满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这一活动,每到藏历羊年的四月十五达到高潮,届时僧俗去集,先后历时数月。
  纳木措距拉萨约260公理,距当雄县城约60公理,从当雄到纳木错全程均是碎石路,需翻越一座雪山,每到雨季,有可能将路冲垮,所以很多底盘较低的中巴车过不去。
  去纳木措游览,除了观赏纳木错湖之外,另一大特色是大面积的纳木错草原,一望无际,非常震憾人心,草原上的牛羊及牧民帐篷也是一大特色。
  纳木措湖边的扎西岛上有一座山,山下的岩洞中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的喇嘛,完全靠着藏民的供养在此修行生活,去纳木错,看一看这些修行的僧人也很有意思。


    清早五点旅行社的车就到梦茁林宾馆接我们,随后又到另外的几个宾馆接客人,车出发时天还没有大亮,刚到市郊就停在一个租氧气瓶和防寒服的商店。原来纳木措海拔4718米,比拉萨(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纳木错的高原反应比在拉萨严重得多。大多数游客都下车去租衣服和买氧气瓶,由于我们在天津出发前从网上购买了氧气瓶,带了冲锋衣,就没有再破费。

    从拉萨到纳木错280公里,当天返回,来回就是500多公里,这么远的行程中,还将途径那曲草原、当雄县、念青唐古拉山,翻过一个雪山经纳木错草原后最后到达纳木错湖。
   
车行三个多小时,经过当雄兵站。

    纳木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湖意为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

    纳木错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离拉萨240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湖泊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第三极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湖水在不断退缩,至今湖周围留有数道古湖岸线,最高一道距湖约有80米。

     我们中途没有停顿,直接就到纳木错,进入纳木措景区要买票,售票的地点距离纳木措还很远。 这就是纳木错景区的购票处

    纳木错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到达目的地,游客们向纳木错湖奔去,路旁有藏民牵着马,招揽游客乘骑

由于天气原因,没有看见蓝天白云衬托着天湖,很是遗憾

不过,湖水与天际相连很是壮观,加上导游为我们述说的纳木错传说,眼前的一切充满了神秘

   由于纳木错海拔较高,从旅游车下来步行,感觉有些飘飘然,尽管天湖就在眼前,也只能慢慢地向前移动。

迎面走来身背行囊的驴友好像有些缺氧,嘴唇都发紫了

由于海拔较高,本来就心肌缺血的我,走路有些气喘,爱人说我也就骑在牦牛上才显出精气神

               
    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

纳木错的藏族小姑娘

由于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为了避免气喘嘘嘘地往回赶,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天湖。

    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无数的经幡将小岛装点的很是美丽

飞翔的小鸟传递着纳木错千年的神话

当我们乘车离去时,天空渐渐露出蓝色,再见了!留下几丝遗憾,不知今生是否还能相见。

回程时,我们在那根拉山口做了停留。

那根拉山口,这里海拔5190米,是拉萨到纳木措的最高点。

    那根拉山口,在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90米。站在这座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

因季节不同会除感觉风大如狂,经幡欲裂之外,倒也并不象传说中的那么令人窒息恐惧。但是那根拉山口的气温特别低,前往纳木措旅游的人们一般都自备羽绒服。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

经幡已堆成小山





草原和牛群

下午1点半,我们在当雄县用的午餐

蓝天、白云、高山、流水、绿草,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是当雄检查站

青藏铁路的大桥

美丽的青藏高原

远方的念青唐古拉山时隐时现

下午2点半,我们来到念青唐古拉山口

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未能看见念青唐古拉山口的全貌

这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五十周年的纪念碑

    青藏公路全长一千九百三十七公里,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共投资7.6亿元。念青唐古拉山口的路边伫立着一座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五十周年纪念碑。它象征象征着成千上万筑路人用自己的双手高高托起的雪域高原梦想之路。

在青藏公路的旁边,火车在青藏铁路这条天路上奔驰

下午3点,我们经过羊八井检查站,由于大家有些高原反应,也不想去羊八井泡温泉了,便匆匆离去

西藏地区的油菜花和青稞

   回程的项目还有一个,就是参观西藏太阳石展示中心,该中心是西藏堆龙德庆县旅游服务区2009年12月建设竣工的。
   第二个项目是藏药介绍,第三个项目是采购牛肉干,

    一个庞大的市场,可以在里面试吃饱肚子,几乎人人都拎着大包小包。我们因为还要去尼泊尔,就没有加入采购大军。晚间吃完饭,进了路边的超市,发现比下午导游带去的市场要便宜,可能这就是潜规则。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4)西藏的江南林芝
(第六天7月30日   林芝                                         餐:早中晚    住宿:林芝      

拉萨 林芝(单程520KM,柏油路,行程约8小时)  (海拔约2900米)                             

早餐后乘车前往素有“西藏九寨沟--小瑞士”之称的西藏江南林芝,翻越海拔5230米的米拉山。感受西藏江南山青水秀带来的心旷神怡。午餐后前往卡定沟瀑布(含20元/人,参观1小时)景区山势陡峭,山脚是阔叶树,山腰是阔叶、针叶混生林,而山顶则是针叶树种的天下。在山的主峰,一道瀑布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瀑布的左右两边,由岩石天然形成的观音、双面佛等肖像惟妙惟肖,让人不得不对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晚抵八一镇。)

    我们今天就要去林芝游览,人们都知道西藏,知道珠穆朗玛,知道藏北草原,知道喜玛拉雅,但人们却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藏在深闺未人识的美丽的地方,它就是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

    早晨5点15,我们就等待在宾馆的大厅,5点40分,司机打来电话说车马上就到,我们提着行李到门外等待,开车的司机帮我们放好行李就上车找坐位,车上已有十几位河南的游客,就在这时因为座椅的倒放位置问题司机与河南的游客发生了口角,其中7位游客拒绝乘坐该车出行,甚至拨打110叫来了警察。经过导游和旅行社来人协商,7位游客不去林芝了,旅行社退回游客下一段的旅费,我们的车继续前行。由于这一耽误,待接全所有游客时间已过去两个多小时。以上是小插曲一段,还是奔赴林芝吧。

7:30我们的车离开拉萨开往林芝

进入林芝公路分局管理路段

     9点多钟,我们来到松赞干布出生地。那是距离拉萨约90公里的地方,名叫甲玛乡,就坐落在公路的旁边,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时为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据说,在松赞干布的父亲当政的时候,这里曾建有强巴敏居宫,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座宫殿里。

   如今,这座传说中的宫殿已不复存在,后人在原址前建了一座牌楼,标示这里的特殊地位。

牌楼前的牦牛作为道具留影是要花钱的

11点多,我们的车翻越米拉山,看见远处的雪峰

拉萨至林芝必经之路,有米拉山口的牦牛雕塑,由于出发晚了,我们的车没有停顿,仅仅是一闪而过。

翻山后,海拔降低,进入山青水秀的尼阳河流域

这是我们中午用餐的饭店后院,可想而知卫生条件如何

    午餐后,我们开始沿尼阳河游览,尼阳河藏语称娘曲,是雅鲁藏布江的一大支流,它从次旁拉东的南面起步,流域308.5公里,落差2508米。尼阳河神姿百态。从拉萨到美丽的“藏上江南”——林芝,一路就是尼阳河。


尼阳河两岸高峰耸天,绿意盎然;

    尼阳河从两峰之间急转而下,雷霆万钧地直冲“中流砥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濺起千万朵洁白的浪花,好似千堆雪。仿佛有无穷的力量,引起你的共鸣,这大概就是藏民那奋勇争先、争强好胜的真实写照。

河水湛蓝,清可数鱼。

站在尼阳河的“中流砥柱”处,就会感受到什么是险峻,什么是激发。

激流滚滚尼阳河

横跨河上的石桥挂着彩色的经幡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虽然时间很紧,途中我们还是被带到一个卖茶的地方小歇了一会儿,只有个别游客购买了几筒茶叶

路上经过巴松错原生态旅游区,可惜没有去看,我们的主要参观点是卡定神山

    卡定天佛瀑布位于318国道距八一镇24公里处的尼洋河畔卡定沟内,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山高沟深,奇峰异石,古树参天,岩壁上有自然形成的佛像与守护者,更奇妙的是大佛两边各一男女护法,庄严神圣,100多米高的女护法贝德拉姆头戴面纱,腰系丝带手持佛珠,惟妙惟俏,栩栩如生。观音、如来、喇嘛颂经、神鹰献宝、神龟叫天、酥油灯等天然形成的佛教景观十多处。经常有人到这来看看自己有不有佛缘,有佛缘的人就能看到这种抽象化的佛像。“卡定”藏语是“天上人间的意思”。卡定神山由来至此。

岩壁上有自然形成的酥油灯

岩壁上神鹰的头像

沟谷中原始森林密布,有与藏传佛教浑然一体的优美传说。

   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瀑布水小时如银链飘然而下,水大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只是到了枯水季节水势就较小了。

卡定天佛瀑布纪念碑
                                             
圣水

景区游览指示牌

按照日程安排,傍晚我们还参观了林芝自然博物馆

    晚餐后,我们车上的游客分成两批住进林芝的首府八一镇,由于天色已暗,看不太清八一镇的全貌了,八一镇原是解放军的兵站,随着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发展,八一镇已成为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原本到林芝旅游还有两个自费项目可选:

    一个是鲁朗林海位于林芝八一镇往西约80公里处,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整个景点如诗如画,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林间还有整齐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许多民居修建在这山环水复的天上森林,周边溪流蜿蜒,有成千上万种野花竞相开放,简直就是人间天堂,让人恍惚以为这是哪位神仙的居所。

    另一个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导游让车上的游客自由选择上哪个地方,由于车上剩下的十二位河南游客都不参加自费项目,司机也没有心情继续前往,结果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打道回府。拉萨距林芝420公里,大部分时间都坐车了,不过沿途也欣赏了西藏又一样的风光。
(第七天 7月31日林芝-拉萨                            餐:早中晚    住宿:拉萨指定酒店

林芝 拉萨(单程430KM,柏油路,行程约7小时)(海拔约2900米)

早餐后游览比日神山(含15元/人,参观时间1.30小时),比日神山位于林芝八一镇,据说“比日”意为“猴子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这是一座西藏原始苯教推崇的神山,

据传当年佛苯相争时,最先出来反对佛教的苯教徒阿穷杰博曾与莲花生大师在此山比试法力。半山腰俯视,可尽观八一全景,山上有中国第二大的自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如藏羚羊、孟加拉虎、小熊猫等动植物标本。山顶上经幡云动,这些经幡都是藏民们挂上去的,一片片经幡就是他们一个个的祈求、祝福,代表着他们对神山的敬仰。下午返回拉萨,沿途欣赏尼洋河畔风光)

    以上是原定计划,实际上,我们昨天就完成了,今天一大早就启程返回拉萨。

    回程的路上,又一次经过米拉山口,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只给十几分钟的照相时间,由于从林芝的2800多米一下又升到海拔5013米,天气也比较阴凉,所以匆匆在牦牛雕塑前照了几张留影,就没有往高处攀登。

资料:  

    米拉山口,即西藏米拉山的山口,地处拉萨市到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分界上,这里是拉萨——林芝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山口处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南线经山口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

米拉山牦牛雕塑群像

    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提升景点品质,树立良好的开放形象,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和西藏自治区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西藏自治区决定实施米拉山景观工程,进行景点改造、建设。
    米拉山景观工程以牦牛艺术雕塑为主,包括土建、岩画等部分。
    工程自2010年9月开工以来,得到了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区财政厅、区旅游局、区文联和拉萨市、林芝地区行署等的大力支持。施工单位克服海拔高、缺氧、气候条件恶劣等困难,有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据米拉山景观工程规划方案担纲、西藏著名美术家余友心介绍,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和西藏自治区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贯彻了“艺术特色突出、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的要求,几易创作、精心设计,旨在通过牦牛塑像把西藏的传统文化变成一个符号,向全世界展示西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1年6月14日,米拉山景观工程牦牛雕塑正式揭幕,景点牦牛雕塑揭幕活动,也成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礼工程。            

  五彩经幡向远方伸延

我们有幸在刚刚结束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后来到米拉山口观览了新落成的牦牛雕塑

这已经是拉萨河流域

路上遇到山体塌方的落石

岩石上的天梯图案是藏民对亲人死后升天的祈盼

这是拉萨河上的达孜桥

    达孜桥跨越拉萨河,为跨径500m的悬索桥。由于一侧的塔架和鞍座设在山上,桥面长度仅415m。桥面宽4.5m,为单车道桥。主索垂跨比1/15。1984年建成。

回到拉萨

    中午12点半左右,我们回到拉萨,结束了西藏之旅的第一个行程。导游将中晚餐饭费退回我们,就散团了。

    根据第二段行程的安排,我们到大昭寺附近的香巴拉饭店办理了入住手续,将行李放进房间后,决定利用这半天的时间游览一下拉萨市容。   
    香巴拉酒店位于拉萨市大昭寺广场丹杰林路1号,实际上就在八廓街区域,于是我们再一次来到大昭寺广场。

八廓街上的临时摊铺

大昭寺门前

蓝天白云下的大昭寺

武警战士在大昭寺广场巡逻

大昭寺门前的藏族妇女

走在象迷魂阵一样的八廓街上

这是拉萨现代化的商业街

我们来到布达拉宫广场,庆典的主席台已拆了大半

广场南面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布达拉宫,  我来看你了!


    本想看看布达拉宫广场上的灯光再回去,但明天又要踏上新的旅程,可司机还没有联系上,另外还需要采购一些食物,就不再久留。

这就是香巴拉旅店,是到西藏后住的最好的旅店

酒店的大厅装饰的很有特色

    晚间十点多,终于与下一个旅程的司机联系上,明早5点半出发去日喀则。


网上资料:林芝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人口14万多。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错高湖景区、八一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宗教神话联系在一起,给这些古老的民族、遥远的居地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5)羊湖 日喀则 定日 樟木

第二段行程特色:
1、在西藏有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不能完全的舍弃自我,就不能超越无尽的苦难!到过西藏的人都说自己是身在艰苦的环境,但心在天堂!旅行最重要的是享受其中乐趣,从西藏穿越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前往尼泊尔更是如此,唯有敢于面对途中的状况,才能快乐上路;
2、 2人成行,西藏拉萨到樟木口岸段专业旅游车,尼泊尔段全程尼泊尔国语导游陪同,照顾周到;
3、东航航班加德满都直飞昆明,仅须3个小时,联程转机回家,省时省钱;
4、行程包含精华众多旅游目的地,我们从西藏拉萨前往后藏最大城市日喀则及珠峰脚下的城市定日,您能远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从中尼之间的唯一陆路口岸樟木口岸出境;短短的两天里面您能观赏到从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到海拔1300米迷人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风光;
5、尼泊尔6个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供您选择;
6、全程不进购物店,充足游览时间,品质保障。
(第八天8月1日、拉萨羊湖日喀则定日            餐:- - -    住宿:定日当地酒店(自理)
早乘车出发沿318国道西行,沿途欣赏雅鲁藏布江风光,在甘巴拉山顶观羊措雍湖,后藏草原风情,中午抵达后藏圣地——日喀则。继续前行途径后藏重镇拉孜前往定日,沿途你将翻越海拔5220米的甲措拉雪山,入住定日当地酒店。)

    早晨5点30分,一辆丰田越野车到香巴拉酒店门口接我们,司机是一位四十开外的藏族汉子,叫普布,汉语说得不太流利,车上只有我们两个游客,是专车了,哈哈。

    因为从拉萨到樟木口岸,走318国道直线就8百多公里,途中还要绕道到羊湖、定日,先后要翻越几座雪山,由于山高路窄,在这条线上基本上跑的都是越野车。普布是打工的,车主另有其人。

    早晨不到8点,我们已达可观览羊卓雍湖的甘巴拉山顶。

   甘巴拉,即甘巴拉山,藏语的意思就是“无法超越的山” 。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与羊卓雍错间的拉轨岗日山的鞍部,是前藏与后藏的习惯分界线,是浪卡子县与贡嘎县界山。曾称干巴拉、康巴拉、噶木巴拉岭、岗巴拉。

  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是西藏著名的雪山,它南临羊卓雍湖,东接冈底斯山,西连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西藏中心。每天太阳出来,首先照亮的就是这座山。因为高大、险峻,
    甘巴拉山屏障似的把西藏分为两大部分,山以东称前藏;山以西称后藏。   
从甘巴拉山山脚到山口,是险要漫长的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据说长达二十五公里,一到5030米的山口,就能俯瞰碧玉般的羊卓雍错,远望雄伟峻峭的宁金抗沙峰。  

    四周山峦起伏,一眼望去,绵绵的山川与浩瀚的蓝天在地平线的尽头交接,俯首细赏,清澈的河水与诗意的山川构成一幅天上瑶池的仙境,置身其中,让人无法“自拔”,是它 ——甘巴拉勾住了人间的魂。   

    甘巴拉呈北东—南西走向。北陡南缓,呈灌丛草原景观。西北侧有著名的羊湖抽水蓄能电厂。拉亚公路经山口通过,是通往江孜、亚东的重要山口。

网上资料
    羊卓雍湖,也称羊卓雍错(当地人通常简称为“羊湖”),因为藏语“错”就是“湖”的意思。羊卓雍湖,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10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岸线总长250千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内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羊湖属低浓度咸水湖,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冰厚可达0.5米。
  从地理上划分属于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但是很多游客都选择去日喀则地区旅游时取道这里。从拉萨去日喀则有两条道路,其中南路是原来去日喀则的老路,从这里可以路过羊卓雍湖和江孜县。从拉萨出发,过曲水大桥,往左转是去贡嘎机场,往右走就是去羊卓雍湖的道路,路的右边可以看到羊湖电站。羊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隔一山,最近处仅宽6千米,但两者的水位高差竟达800余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就坐落于此。羊湖电站现已投入运营,是藏南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这条路一直要在盘山公路上往上爬,完全是土路,虽然颠簸,倒也不是很难走。驱车30公里后,在到达羊卓雍湖之前需要翻越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一过山口就可以见到羊卓雍湖和远处峻峭的宁金抗沙峰。
  羊卓雍湖状若纸扇,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南宽北窄,湖沿有许多湖汊,蜿蜒伸进群山之中。湖中有余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8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岛上,牧草肥美,  野鸟成群。春末夏初,当地的牧民们用牛皮船将牧畜送到岛上放牧,一直到初冬,才又运回陆地,牧畜都膘肥体壮。湖水中浮游生物类繁多,为湖中鱼群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是一个天然的鱼库。

这就是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和司机普布大叔

羊卓雍湖景观

山青水秀

遥望宁金抗沙峰下的卡惹拉冰川

宁金抗沙峰海拔7206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仁布县、浪卡子县三县交界处。宁金抗沙峰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在喜玛拉雅山以北。因它悠然凌驾于“圣湖”羊卓雍措和“宗寺”桑顶寺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思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宁金抗沙峰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宁金抗沙峰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附近有冰川约116多条,冰川面积达118.82平方公里,时常有冰雪崩塌。

美丽的羊卓雍湖
离开羊卓雍湖景区,我们的车继续向日喀则方向行驶


这个地区路旁的藏族民居建筑风格基本一样,围墙上堆的是晒干的牛粪

这是浪卡子县中学

悠闲的羊群在公路上漫步

经柏油铺设的318国道伸向远方
    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属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
    卡惹拉冰川,又称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

惹拉冰川是距离公路最近的冰川之一

  由于雪山离公路较近,司机告诉我们不要在停车场下车,那是要收费的,车开慢点照几张相就行了。


绕过冰川,我们在路旁的热龙草场牧家乐小歇了一下

牧家乐的帐篷很漂亮,但我们没有进去

一个藏族小男孩高兴地跑过来
            
这时我才想起,来西藏时买了许多铅笔和小笔记本,就是要送给小朋友的,可惜打在行李里没有拿出来。

在公路上经常会遇到成群的牛羊,我们只有让路了


大约10点50多分,我们到达日喀则

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在西藏江孜县城区的宗山上。1903(光绪二十九年)英军由亚东入侵西藏,沿途遭西藏人民的抵抗。1904年,英军推进到江孜,向宗山猛烈进攻,中国守山军民坚守阵地达3月之久,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终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宗山失守。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屹立在白居寺对面的悬崖峭壁上,山顶海拔4187米,现有大小房间193间,存古建筑7064平方米。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襄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了贵族的封地,并发展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加之又是亚东商埠的必经之地,因此依然是西藏一大重镇。江孜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的方便,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的发达,在西藏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904年春,就在这宗山上江孜军民写下了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从此人们称江孜为英雄城。电影《红河谷》就再现这段历史。宗山抗英遗址又是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宗”府所在地。  
    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加上江孜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爬上宗山并不容易。所以,很早就在宗山上修筑城堡,建立江孜宗政府,作为拉萨的门户。藏语"宗"意为城堡、要塞,也是原西藏地方政权县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宗山建筑约建于14世纪初,主要有宗本(县长)办公室、经堂、佛殿及各类仓库等,全部依山势由山腰一直建至山顶。建筑高大宏伟,居高临下,气势壮丽。后来为了抵抗侵略者,守山军民在山坡用大石块砌筑起一圈高 5~8米、宽约4米的围墙,并沿墙及前崖修筑了许多炮台,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持续的战火中,几乎被侵略者毁为一片废墟。现仅存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残坦断壁以及东部代本(藏军指挥官)的一处住室。西藏地方政府已对之加以维修保护。
   宗山,还是西藏旧政府江孜宗所在地,在这里可以依稀找到当年江孜宗办公、生活、念经等情况的痕迹。清朝乾隆年间大臣巡边的四块石碑,仍保存完好,故宗山也有其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


我们的车在日喀则一条步行街的尽头停了下来,司机大叔将我们带进一家藏餐馆,


在这里我们喝了一壶奶茶,吃的是羊肉包子

墙上的大象照片吸引了我,但不知是哪个年代的

饭后我们沿着寺外的转经筒,向扎什伦布寺正门走去

扎什伦布寺内有许多地方还在维修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寺院。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1447)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
    扎什伦布寺(中文拼音:Zha Shi Lun Bu Si ,藏语:bkra-shis lhun-po,英语:Tashilhunpo Monastery),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玛山东面山坡上。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扎什伦布寺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错钦大殿为该寺最早建筑。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内同时可容2000多人诵经。供奉的佛像除释迦牟尼佛及其大弟子外,两边柱上还刻有建寺人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的立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80位高僧造像等。    
    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享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豪华。  该寺有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札仓(经学院)。此外,时轮殿、印经院、汉佛堂等也颇具规模。时轮殿的四壁书架上藏有许多古代藏文经典,供有宗喀巴及其上首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的塑像。印经院藏有著名佛经和历世班禅传记的印版,其中以30多卷本的《宗喀巴传》最为有名,流传甚广。汉佛堂是七世班禅时建造的,堂内陈列清代皇帝赠送给历世班禅的礼品。楼上悬挂乾隆皇帝的世幅画像,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与班禅会见的客厅。堂内除珍藏大量的金银玉器外,还保存着封印、佛像、瓷器、织品等重要文物。  
    1961年3月4日,扎什伦布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段从日喀则到大本营的路线图

金黄的油菜花和青稞麦预示着今年丰收在望

下午四点五十多我们来到嘉措拉山口

   嘉措拉山口5248米,水泥标高牌上挂满了五彩经幡。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稀少,天空细腻柔软,山地粗砺坚硬。视野的上半部是纯净的瓦蓝色,下半部是单调的赭红和灰黄。除了灰色的山路,几乎没有生命痕迹。藏民在人迹常至之处扯起经幡,经幡多用红蓝黄绿,以其强烈大胆同那天地的单调达成了平衡。
   
    嘉措拉山山口,也称定日界,这里也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

藏族老乡在这海拔5248米的高原山口安营扎寨,

小摊上摆放着串珠和化石(真假?),藏民扛着经幡问我们要挂吗

远处是嘉措拉雪山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共厕所

五彩的经幡挂满保护区的标牌

沿318国道向前翻过雪山就到定日了

摩托车仍然是藏民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我们向定日挺进

从路边的石头可以看出,这里曾经被雪水冲刷


到达定日了
    定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东邻定结、萨迦两县;西接聂拉木县;北连昂仁县;东北靠拉孜县;南与尼泊尔王国接壤。经纬跨度在东径86.2°-87.7°,北纬27.8°-29.1°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县域海拔平均高度为5000米,县域总面积1.4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96公里,南北宽约108公里,距日喀则244公里,边境线长187公里,318国道贯穿全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具有旅游资源优势。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其中:位于该县曲当乡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该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脉和高山构成了该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关于“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我们首先在景区管理处购买了明早去珠峰大本营的进门票,每人180元,然后寻找旅店,按照合同门票和定日的住宿是自费的。

                        这是我们在定日县住的雪域饭店
  我们在右边的一家川菜馆吃了碗面条,老板是四川过来的,一家人在此做生意,老板娘讲,在这里开饭馆的大多是四川人,卖商品的也有河南人,11月后,没有什么游客了,这的天气太冷就回老家去了,明年4月再回来。

(第九天、8月2日  定日- 樟木口岸        餐:- - -    住宿:樟木当地酒店(自理)

早出发乘车前往世界最高峰—珠峰大本营(门票自理),途中翻越海拔 5200米加乌拉山,远眺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以及卓奥友峰、洛子峰、玛卡鲁山峰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观赏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美人。自费换乘环保车到绒布寺(海拔5100米) 充分感受珠峰的雄伟及大自然的壮丽。晚抵达中尼边境小镇樟木。)

    从拉萨出发前,车主曾给我们打电话,说要想到珠峰大本营看日出,必须5点就出发。可普布大叔在嘉措拉山口结了个伴,那辆车的司机要7点才出发,我们怕普布不认路,也只好同意了。

    早晨7点半,我们经过切进山检查站。


“切”是这里的一个村子,进入珠峰保护区有三处停车检查。此处是第二个——进山检查站,在这里发了一张明信片,盖上珠峰检查站的图章比较有意义。前一处检查站是鲁鲁边防站,查验“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不到8点半,我们的车开上加乌拉山

加乌拉山

    加乌拉山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第一个景点,在山口即可看到珠穆朗玛峰卓立于万山之巅的雄姿。到加乌拉山口后,可看见公路的南侧有一道车轮辘印通向一个山坡,沿此路可上到加乌拉山的最高处。站在此山顶,脚下是起伏的群山,远处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四座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它们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海拔8463米、洛子峰海拔8516米、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
    可惜我们到达山顶时,雾气很大,

我们停下车来,看见远处的连绵不断的雪山在加乌拉山口时隐时现

    加乌拉山,海拔5210米。远方除了为首的珠朗玛峰(海拔8848)以外,周围横亘尚有拉布吉康峰(海拔7367)、卓奥友峰(海拔8201)、洛子峰(海拔8516)、马卡鲁峰(海拔8463)等白雪皑皑的世界顶级峰群。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八月仍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是一片云雾遮住了这些女神的容颜。越来越浓的云和雾,预示着看到珠峰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

行车前方将向珠峰大本营驶去

    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扎西宗乡位于定日县西南部,海拔4119米,距离举世瞩目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仅49公里,是通往珠峰和“世界十大景观”之一的嘎玛沟等旅游景区的必经之路。扎西宗的藏民先后开了旅店和商店迎接旅游的客人。

这里是边防站,主要检查边境通行证,因为我们办理了去尼泊尔的签证,就可以代替了。

赶着小马车的藏族妇女

我们的车经过扎西宗乡的曲宗村,忽然发现云雾后面露出了雪山

车子继续往前行,希望寻找最佳位置

原本以为看不清珠峰了,可突然从山那边冒了出来,巍然屹立在眼前

     经过等待,我们在时隐时现的群山中终于看见了珠峰的顶峰,不过很快又被云雾遮盖

    珠穆朗玛峰(珠峰),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清康熙五十六年(172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郎马阿林”,精确地标出此峰位置。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冰川,最长达26公里。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绒布寺。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先后从北坡登上峰顶。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要的科学资料。珠穆朗玛峰分布在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

    同行的另一辆越野车是俩老外,他们的专业导游说在这里是看珠峰的最佳位置,在珠峰大本营由于天气可能还看不见,所以许多车都是停在这里观察,虽然没有拍下全貌,但还是看见了顶峰,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开拔了。
我们的越野车继续往前行驶,来到绒布寺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

    绒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距县驻地九十公里,海拔五千八百米,地势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所以景观绝妙。
    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是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约20公理。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一度规模较大,曾有十几座属寺,有的还在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八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所以这里已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围绕绒布寺有一条转经道。大殿前是一座雕梁画栋的看戏台,每逢重要节日,当地的群众都会到这里看喇嘛演戏。门外的玛尼石堆通常会被摄影人作为拍摄珠峰的前景。 1983年寺庙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建。这里的壁画值得仔细观赏。

路边看见中科院珠峰气象站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北纬28.21度,东经86.56度, 海拔高度4276 米)位于定日县扎西宗乡,距珠峰登山大本营30公里左右,距定日县城约80公里,距拉萨约650公里。珠峰站包括观测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总面积为30亩。现已建成115平方米的活动房和观测场地、配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及野外交通工具。

    因为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樟木,还有三、四百公里的距离,

地壳变化的典型例子

前面就是通往樟木口岸的路标

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最后一道屏障拉龙拉山和聂汝雄拉山

进入樟木口岸界

经过聂拉木县公安检查站

  樟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一个迎风坡上。远远望去,樟木象是一个挂在半山腰的小城。这里高山深谷,谷陡且窄,石木森然,森林茂密苍翠,空气清新湿润,峡谷深涧,鸟语花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莽莽高原一下了跌入烟雨江南,似真似幻。
    由于我们到樟木已晚,天空下着小雨,布满浓雾,山路陡峭,普布大叔紧紧握住方向盘连大气都不敢喘,连续转弯下坡,到晚上8点多钟,终于抵达樟木镇。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樟木镇,东、南、西面与尼泊尔接壤,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也是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西藏境内的1000多夏尔巴人,主要居聚在这里。樟木口岸距拉萨736公里,距加德满都120公里,是中国和尼泊尔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面对尼泊尔中腹地区,畅通的中尼公路带来了樟木边境贸易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地理上形成了从樟木口岸到日喀则、江孜、拉萨以至国内兄弟省区的连接。口岸气候较好,海拔2400米,国界友谊桥头1700米。口岸交通方便,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保障,海关、银行、工商、联检、公安等管理机构健全。樟木镇常住人口3000多人,外贸、边贸公司20余家,日流动人口平均1000人左右,年商品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对内辐射西藏及相邻省区,对外辐射尼泊尔及毗邻国家和地区是西藏目前最大的边贸中心口岸。
    樟木镇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   
    樟木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风景宜人。其建筑以二、三层的小楼房为主,材质有石料,木板以及砖混等。由于樟木镇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比较随意,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大多数屋顶都有小花园和铁皮屋顶,各种风马旗,运气树等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周围青山绿水和白云的环抱中,显得非常醒目。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公路两旁,商店密密麻麻约有几百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泊来品。街上常能见到五颇六色的尼泊尔TATA货车,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沿街走到尽头,就是中国海关,去尼泊尔旅游就从这里出关。几千米外,就是中尼两国交界处的友谊桥了。在海关门口,你会发现聚集着很多换钱的人。每当有旅行者出现,他们便持着计算器和大把的纸币蜂拥而上。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终点为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中尼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318国道几乎就是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的。那些伟大的景观不是在道路的两旁,就是在道路的南北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鄱阳湖、洞庭湖、九华山、天柱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峨眉山……,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景观,再向西,一些不为人们了解、在传统文化中也找不到的风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尤其过去人们无缘欣赏的雪山冰川开始频频出现:贡嘎山、海螺沟千米大冰瀑、折多山、雅拉雪山、稻城三大雪峰----仙乃日、央万勇与夏诺多吉、雀儿山……在这条线上,海拔7000多米的南迦巴瓦、加拉白垒出现了,再向西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中的4座----马卡鲁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出现了,其中珠峰为地球上的最高点。还有无数的无名雪山和冰川在这条大道的两旁,他们无名,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质不够,而是因为它们过去没有机会出现在主流文化面前,主流文化也不知如何去欣赏他们。北纬30度线对于我们公众,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它与318国道相伴而行,在这长达5000多公里的路程中,它赋予了318国道一个崭新的意义,它使318国道从纵横中国大地的公路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条绵延万里的景观长廊,换一种更为响亮的说法:它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不丹旅游网 ( 蜀ICP备05017846号 )

GMT+8, 2024-5-18 02:59 , Processed in 0.5033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瑞升旅游

© 2010-2014 关于瑞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